|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研究 |
|
志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定的712例肝炎患者均系住院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523例,女189例;年龄6.5~68岁,平均38.6岁。患者的诊断均按1995年5月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其中,急性肝炎154例,慢性肝炎392例,重型肝炎49例,肝炎肝硬变117例。 二、标本:每例患者于确诊后抽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后置-20℃冰箱备检。 三、检测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CV,试剂盒购自北京华美医学试剂公司。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IgM,试剂盒购自北京邦定医学试剂公司,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四、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检测结果: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检测结果见表1。71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为14.47%,其中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最高(48.98%)。在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之间,经χ2检验,χ2=62.93,P<0.001,各临床类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重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急性肝炎(分别为χ2=59.81 P<0.001,χ2=12.49 P<0.001和χ2=11.10 P<0.00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而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高于慢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变患者(分别为χ2=33.01 P<0.001和χ2=18.88 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显示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越重、病程越长,感染HCV的比例越高。
表1 不同临床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 抗-HCV检测结果
临床类型 检测例数 阳性例数 阳性率(%) 急 性 肝 炎 154 5 3.25
慢 性 肝 炎 392 56 14.29 重 型 肝 炎 49 24 48.98 肝炎肝硬变 117 18 15.38 合 计 712 103 14.47 χ2=62.93 P<0.001 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结果:HBV、HCV重叠感染患者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结果见表2。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IgM阳性率均低于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χ2=42.54 P<0.001,χ2=17.41 P<0.001和χ2=6.46 P<0.0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抗-HBe阳性率则高于乙型肝炎患者,χ2=10.3,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 表2 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标志检测结果
组 别 检测例数 HBsAg HBeAg 抗-HBe 抗-HBcIgM 阳性例数 阳性率 (%) 阳性例数 阳性率 (%) 阳性例数 阳性率 (%) 阳性例数 阳性率 (%) 乙、丙型肝炎 103 82 79.61 32 31.07 64 62.14 19 18.45 乙型肝炎 609 588 96.55 328 53.86 271 44.50 191 31.67 χ2值 42.54 17.41 10.30 6.46 P值 <0.001 <0.001 <0.01 <0.05 讨 论 HC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问题。以往认为,慢性肝炎主要是由急性乙型肝炎转化而来,Kanai等[2]和Lelie等[3]报道HCV感染多转变为慢性肝炎,成为慢性肝炎的重要来源。国内张定凤等[4]发现HCV感染患者多为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患者。倪进发等[5]报道HCV感染者6个月后慢性转化率为55.93%,在我国,HCV感染仅次于HBV感染,这是造成我国肝病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HCV和HBV重叠感染患者的转归情况,我们对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CV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海南省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我国沿海五省市致病性弧菌的分布调查及病原学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