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哮喘病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
|
> 遗传度95%可信限:h2±1.96Sh Ⅰ、Ⅱ级亲属联合遗传度加权平均=(其中I=) h2加权平均数标准误= (r为亲缘系数;Xc、Xr分别为对照组和先证者组家属的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之差;a为阈值概率密度与一般人群发病率的比值;A为先证者亲属的患者绝对数,qc为对照亲属发病率)。 结 果 一、先证者组和对照组Ⅰ、Ⅱ级亲属哮喘病患病率:先证者组Ⅰ、Ⅱ级亲属哮喘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Ⅰ、Ⅱ级亲属哮喘病患病率(%)
组别 总人数 哮 喘 OR χ2值 P值 例数 患病率 Ⅰ级亲属 先证者组 468 64 13.68 7.92 43.83 <0.01 对照组 459 9 1.96
Ⅱ级亲属 先证者组 2162 145 6.71 5.30 78.45 <0.01 对照组 2094 28 1.34 二、哮喘病家庭聚集性分析:用二项分布(p+q)n的数学模式来拟合分析哮喘患儿家系,将病例分布的实际数(A)与二项分布的理论数(T)作拟合度χ2检验,见表2。结果表明家庭中哮喘患者分布超过了二项分布的概率范围,表明哮喘患儿在同一家庭中的发生不是按机会均等的概率分布,而是表现家庭聚集性。 表2 哮喘病家庭聚集性分析(包括先证者)
家庭中哮喘病例数 χ2值 P值 1 2 ≥3 合计 实际数(A) 112 43 31 186 24.80 <0.01 理论数(T) 101.3 68.7 16 三、哮喘病分离比的估算:在186例哮喘患儿先证者的核心家庭中,仅有1例哮喘病患者的核心家庭为166个(J),同胞(包括先证者)总数为414人(T),其中哮喘患者为201例(R)。由此估算哮喘的分离比为0.14,标准误为0.022,95%可信限为0.097~0.18。表明哮喘的分离比与单基因遗传的分离比相比,相差较大,不仅小于显性遗传病的分离比,而且小于隐性遗传病的分离比。由此可见,哮喘病遗传属于多基因遗传。 四、哮喘病遗传度及分层分析:由表3可知,哮喘患儿Ⅰ、Ⅱ级亲属遗传度分别为(78.8±5.86)%和(55.02±3.18)%,其中女性亲属遗传度(83.64±10.04)%明显高于男性亲属遗传度(73.48±8.15)%,两者加权平均遗传度为(60.29±3.00)%。考虑到计算遗传度时患病率有可能受到患儿亲属共同生活环境(如吸烟、住居条件等)的混杂,因此将Ⅰ级亲属按吸烟(每天吸一支及以上者为吸烟)和居住环境(分居住楼房、砖瓦房和木棚、土坯平房)为条件进行分层,然后分别计算q和h2,见表4。结果表明吸烟的亲属中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其遗传度分别为(80.90±11.33)%和(68.33±10.71)%,而居住条件差的亲属中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居住条件好的,其遗传度分别为(82.5±12.78)%和(67.06±13.88)%。 讨 论 人们曾用不同的方法对哮喘病的遗传变量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多数结果认为遗传因素是造成哮喘家庭聚集性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对哮喘患儿的家庭模拟分析,证实哮喘病确实存在着家庭聚集性。本次研究发现有67.5%的哮喘家族出现2例以上的病例,同时哮喘患儿Ⅰ、Ⅱ级亲属患病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遗传因素参与了哮喘的发生。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浙江省0 2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1950 1994年我国火灾的流行病学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