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对象为15~49岁育龄妇女,不包括孕产妇、产后半年内、哺乳及停哺乳半年内妇女。本调查自1996年6月至1997年6月,在北京市区及郊区不同地点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工厂、农村、政府机关以及学校的育龄妇女共计1 529人;其中包括工人483人,农民420人,干部和科技人员310人,学生316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设计统一问卷,调查人员经过严格统一培训。问卷内容涉及年龄、民族、婚姻家庭状况、职业及工作情况、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消费结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体育锻炼、既往健康状况及月经状况、孕产史、避孕情况等多个方面情况。调查内容及数量化标准见表1。
  2.实验室方法:本研究对每一位被调查

表1 分析变量和定义

变    量 数  量  化  定  义
年 龄 15~19=1,20~29=2,30~39=3,40~49=4

职 业 工人=1,农民=2,干部和科技人员=3,学生=4
受教育程度 文盲及小学=1,初中和高中=2,大专及以上=3
婚姻状况 未婚=0,已婚=1
家庭平均收入(元/月) <200=1,200~500=2,500~1000=3,>1000=4
妇女有否独立经济收入 有=1,无=2
家庭消费结构偏重(包括:饮食、家庭摆设、房子、穿着、储蓄、娱乐活动等) 饮食=1,其他=2
月经规则 是=0,否=1
月经天数 ≤3天=1,3~7天=2,>7天=3
月经量(每次月经卫生巾用量) 少(<10枚)=1,中(10~30枚)=2,多(>30枚)=3
分 娩 无=0,有=1
避孕方法 其他方法=0,宫内避孕器=1
家庭人口数 ≤3=1,>4=2
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1,大家庭=2
体育锻炼 不经常=0,经常=1
了解贫血防治知识 不了解=0,了解=1
者取血,检测血红蛋白值(Hb);血红蛋白值<110g/L者,测定其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值(FEP)。血红蛋白测定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贫血诊断标准:Hb<110g/L为贫血,其中Hb值在>90~<11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60g/L为重度贫血。原卟啉测定方法采用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纸片测定方法,正常参考值FEP<50μg。所有检测采用双管测定,经严格校正。
  3.统计分析方法:按设计和分析要求对处理因素进行数量化,并输入计算机,先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应用SPSS7.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一、育龄妇女血红蛋白平均值及贫血患病率:本次调查人群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16.35g/L,标准差为14.67g/L,最小值59.00g/L,最大值174.00g/L。
  本研究调查的育龄非孕妇女共计1 529人,其中Hb值<110g/L者447人,贫血患病率为31.2%;其中轻度贫血377人,占84.34%;中度贫血69人,占15.44%;重度贫血1例,占0.22%。血红蛋白<110g/L者447人中,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值>50μg者421人,约占贫血发生的94.18%。
  二、育龄妇女贫血发病特点:不同年龄组贫血患病率不同,15~19岁组为6.9%,20~29岁组为35.5%,30~39岁组为37.3%,40~49岁组为35.4%,经统计分析,15~19岁组贫血患病率最低,与其他三个年龄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育龄期妇女输卵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受
    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体内脂肪分布
    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胎
    浅谈社区妇女更年期保健
    浅谈助产护士对临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某些血 尿生化指标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代
    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及正
    妊娠期妇女骨量定量超声测定及评价
    口服避孕药妇女桡骨远端骨密度的测定
    早孕妇女血清及蜕膜组织液对自然杀伤细
    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脂代谢
    哺乳期妇女骨量变化的临床观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