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可同时检测抗双链和单链DNA抗体的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
|
1.2 血清标本 确诊的SLE病人50例;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15例;硬皮病(PSS)12例;干燥综合征(SS)8例;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14例;慢性肝病(CLD)20例;正常人200例,常规取静脉血,分离血清。 1.3 ds-DNA的提取及生物素标记 见文献[1,2]。 1.4 ss-DNA的制备 取CT.DNA 10 ml、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在4℃连续搅拌24 h,待完全溶解后,置100℃水浴10 min,再迅速转移至冰浴中冷却,放4℃备用。 1.5 ds-DNA和ss-DNA抗原膜的制备 ds-DNA抗原点的制备见文献[2]。在膜的另一处用ss-DNA(50 μg/ml)直接点样。在ds-DNA和ss-DNA两点之间,包被一杠状的人IgG(100 μg/ml),2%BSA封闭。 1.6 抗ds-DNA和ss-DNA抗体检测盒的制备 参见文献[3]。 1.7 胶体金标记SPA的制备 参见文献[4]。 1.8 DIGFA检测方法 见文献[3]。结果判断:反应孔内出现一红色杠和两个斑点:抗ds-DNA阳性或抗ds-DNA和ss-DNA均为阳性;出现一红色杠和一个斑点:单项抗ss-DNA阳性;只出现红色杠:抗ds-DNA 和ss-DNA均为阴性;无任何显示为检测无效。 1.9 ELISA法测抗ds-DNA和ss-DNA抗体 按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中和试验 ds-DNA和ss-DNA抗体均阳性及单项ss-DNA抗体阳性的血清分别加入ds-DNA和ss-DNA,在37℃中和1 h,加3%聚乙二醇,离心沉淀,上清液再用DIGFA检测,结果两种抗体均阳性的血清用ds-DNA中和后,ds-DNA抗体变为阴性,ss-DNA抗体仍为阳性,而用ss-DNA中和后则二者均变为阴性。单项ss-DNA抗体阳性的血清只能被ss-DNA中和。 2.2 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 检测盒分置4℃和室温保存,每隔1 w检测同一份抗ds-DNA和ss-DNA阳性的血清,结果4℃存放一年、室温半年,其结果均未改变。取强阳性和弱阳性血清各5份,分别重复测定5次,每次相隔1 w,测定结果也相同。 2.3 临床应用 用DIGFA检测了329份血清,结果见表1,在79例非SLE的自身免疫病人中,ds-DNA和ss-DNA抗体同时阳性的仅1例(1.2%),ss-DNA抗体单项阳性17例(21.5%);可见ds-DNA和ss-DNA抗体同时阳性一般仅见于SLE,而单项ss-DNA抗体阳性可见于非SLE的自身免疫病及少数正常人。 2.4 方法比较 各组血清标本同时用DIGFA和ELISA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DIGFA检测ds-DNANote:the digit in table indicated the positive number and positive rate(in brace)抗体的阳性率高于ELISA(经配对计数资料的t检验,P<0.05),DIGFA的特异性也优于ELISA。
表1 DIGFA和ELISA检测抗ds-DNA和ss-DNA抗体结果 Tab.1 The result of detection of anti-ds-DNA and ss-DNA antibodies by DIGFA and ELISA
Group n DIGFA ELISA Anti-ds-DNA and anti-ss-DNA Anti-ss-DNA Anti-ds-DNA Anti-ss-DNA SLE 50 31(62.0) 6(12.0) 27(54.0) 32(64.0) MCTD 10 1(10.0) 2(20.0) 1(10.0) 3(30.0) RA 15 0 4(26.6) 2(13.3) 5(33.3) PSS 12 0 3(25.0) 1(8.3) 4(33.3) SS 8 0 2(25.0) 1(12.5) 2(25.0) PM/DM 14 0 4(28.6) 2(14.3) 5(35.7) CLD 20 0 2(10.0) 1(5.0) 2(10.0)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肾上腺髓质素抑制溶血磷脂酸的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6种可提取性核抗原 ENA 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