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羞耻量表的修订 |
|
关注,很可能使家庭成为中国人羞耻感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个体的个性和行为特征是个体平时关注的主要对象,可能成为羞耻的日常指向目标。 对羞耻的测量随着国外对羞耻研究的重视而日趋多样化,自评法主要包括有3种:形容词表的直接自评[13-15]、问卷形式的间接自评[16]和假定情境中预期出现的情绪的评定[17-18]。这几种测量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3,16,17]。但目前尚无直接的自评问卷。 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羞耻感自评问卷,本文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于1996年开始着手搜集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一个羞耻自评量表。本研究重点放在确定此量表是否适用于中国的人群,并提供 中国大学生样本的常模,据此对有关问题加以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
材料和方法
1.量表 此量表由钱铭怡和英国伦敦大学B.Andrews博士联合编制,包括了个人对个性、行为、身体和家庭方面的羞耻感: (1)个性方面的项目共12个,如第2题:你是否会担心别人对你的某些行为习惯的看法? (2)行为方面的项目共9个,如第15题:当你感到羞耻时,你是否曾试图掩饰你所做的事情? (3)身体方面的项目共4个,如第24题:你是否不愿意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体态? (4)家庭方面的项目共4个,如第29题:你是否曾因某种原因而对家庭中的某个人感到羞耻? 每项分别回答二种情况,即“在你生活中的任何时候”和“在过去一年之中”,每项都以“1”(完全没有),“2”(偶尔有点),“3”(有时有些)到“4”(经常如此)评定。 此量表的总分用于测量感受羞耻的程度,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包括全部项目,主要用于跨文化比较,称为羞耻量表(Shame Scale,简称SS);另一种方法只包括个性、行为和身体三个方面的项目,即为羞耻体验量表(Experience of Shame Scale,简称ESS)的得分。 2.样本 984名北京市多所大学的大学生(含部分研究生)填写了本量表,删去含缺失数据的38人,其中有效问卷946份,男456人,女490人,平均年龄20.49±2.10岁(16-29岁),不同性别的年龄差异显著(t=4.42,p<0.01)。其中32人在第一次填写羞耻量表3周后再次填写了此量表;另有182人同时填写了SCL-90问卷。 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主要采用SPSS for Windows完成,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的工作采用Amos(3.61版)软件(SPSS9.0的加载软件)完成。
结果
1 量表的修订 “在你生活中的任何时候”和“在过去一年之中”评定的这两项分数的相关系数达0.90,现采用后项的结果做下列统计分析。 对原始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和英国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19],即不支持原理论模型。但原模型包括了羞耻感的主要方面,提供了羞耻感跨文化比较的可靠基础。为了检验中国大学生样本对原模型的拟合程度,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原始数据加以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羞耻量表各项目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修正(modification) 前及修正后的因素载荷
项目 个性因素 项目 行为因素 项目 身体因素 项目 家庭因素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阳萎患者心理状况初步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