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感问题的调查技术 |
|
pi;区间估计的精确度。 二、RRT方法的不相关问题模式:RRT方法的不相关问题模式是提出两个不相关的问题,第①题是敏感问题,第②题是不敏感问题。具体的做法与相关问题模式相仿。 设P为抽到第①题的概率,1-P为抽到第②题的概率;π1为在抽到第①题的人中,回答“是”的比例,π2为在抽到第②题的人中,回答“是”的比例;λ为总的回答“是”的比例。则
λ=Pπ1+(1-P)π2
(5)
或
(6)
(7)
式中π1为研究的变量,π2有时是已知的,P是设定的,从一个样本调查可以得到λ,则π1可求,总体π1的95%可信区间也可用公式(4)求得。有时,π2是未知的,这时则要作两个P值不同的样本调查,得到两个λ,即λ1和λ2,建立下列联立方程式
(8)
式中λ1,λ2,P1,P2已知,P1≠P2≠0.5,求出π1,π2。 [例3] 对500名未婚18岁以上女性进行调查,想了解其中有过性关系的情况,提出两个问题:①你是否有过性关系?②你是否是龙年出生的?调查用RRT方法进行,结果总的回答“是”的比例λ=0.3,红球比例P=0.8,白球比例1-P=0.2,在一般人群中,龙年出生的比例π2=,求抽到敏感问题①人中,回答“是”的比例π1。 应用公式(6),将本例有关数值代入得
这说明未婚女性有35.42%的人有过性关系。 再应用公式(7)、(4)求得
总体π1的95%可信区间为
这说明总人群中,未婚女性有过性关系的比例在30.40%~40.44%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也就是说,做这样判断100次,有95次是对的。 三、RRT方法的定量模式:上述两种模式都只能解决具有敏感问题的人占多大的比例,是个定性的率,不能回答具有敏感问题的程度,比如,例3只说明了有35.42%的未婚女性有过性关系,但不能说明有过多少性伴,发生过多少次性关系。RRT方法的定量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这类定量的敏感问题而设计的。具体做法是只设立一个定量的敏感问题,比如,你有几个婚外性伴侣?在一个袋中放两种颜色的球(比如,为红、白色球),红球上没有任何数,白球上有一个数码,可为0,1,2…,K,K是估计人群有敏感问题的人的最高程度,比如,婚外性伴侣最多为5个,则K=5。被调查者在无人的条件下,进行抽球,然后不记名地回答。若抽到红球,应答者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比如,被调查者有2个婚外性伴侣则回答“2”,若没有婚外性伴侣则回答“0”,如果抽到白球,则回答白球的数码。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 下一个医学论文: 关于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应用前景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