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糖尿病现状及初步分析 |
|
许多研究发现,无论男女,不同年龄组中,超重者糖尿病患病率都显著高于非超重者,前者大约是后者的3~5倍[6,7]。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肥胖者的体型即脂肪分布类型与Ⅱ型糖尿病更具有相关性,且与肥胖有协同作用。糖尿病和肥胖体型的关系最初由法国的Vagne等报道,认为脂肪蓄积在上半身的肥胖比蓄积在下半身的肥胖更易发生糖尿病。国内资料,既往发胖史、开始发胖年龄、发胖程度、既往最大体重指数(BMI)均与NIDDM发病有关。 4.年龄:年龄增长是成人糖尿病(NIDDM)一个确定的独立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40岁以下较低,40岁以上急剧上升。在我国40岁以上的患者约占DM总数的87%。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细胞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功能减退,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减弱所致。目前在北京市60岁以上者已超过13%,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也进入或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国总数的9.1%,我国约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将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水平。而且近年来老年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老年人糖尿病防治工作不可忽视。 5.其它:病毒感染主要诱发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而对于NIDDM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外伤等应激反应,饮酒、多次妊娠、巨大胎儿生产史等,均可为其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北京 100027
参 考 文 献
1 潘长玉,刘艳芳.1996年中国医学进展(糖尿病).中华医学杂志,1996,76∶889~91. 2 张素华,余路,邱鸿鑫.家族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家系调查.中华医学杂志,1996,76∶435~39. 3 赵本华.Ⅱ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3,2∶13. 4 赵仲堂.济南地区糖尿病流行相关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监测,1995,10(特刊2号)∶22. 5 Robert DM, et al. AMJE pidemiol,1989,130∶112. 6 蒋国彦主编.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0. 7 华琦,汤哲.北京市老年人群体重、血脂、血糖水平的调查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8~20.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国外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