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BV |
|
陈宜芳 郭辉玉 汪慧民 李满枝
作者单位:510089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 孙逸仙纪念医院(陈宜芳); 微生物教研室〔郭辉玉(导师)〕; 肿瘤研究所(汪慧明,李满枝)
本课题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为博士学位论文部分工作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潜伏感染与多种人类肿瘤有关,EBV在潜 伏状态时,至少有11种基因表达,其中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 1)在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故LMP1基因已被认为是病毒的一种癌基因, 本文研究EBV-LMP1基因对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索LMP1在上皮细胞肿瘤发生中所起的作 用。
用长片段DNA PCR扩增试剂盒(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产品)从EBV原型株B95-8 细胞DNA中扩增出LMP1全基因,包括LMP1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LMP1编码序列的三个外 显子、两个内含子及下游polyA信号序列。首先建立EBV-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 A3-LMP1,用Lipofectin reagent(Gibco公司产品)将质粒DNA转染入293细胞(人胚肾 上皮细胞株),传代于含200μg/ml G418 的选择培养液中,直到抗性细胞克隆形成。用EB V-LMP1单克隆抗体CS1~4(由英国伯明翰大学肿瘤研究所惠赠),按LSAB法(Dako 公司产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LMP1基因转染的293细胞呈阳性反应,LMP1 主要分布于胞浆及膜上,而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293细胞均为阴性。将LMP1基因转染细 胞在软琼脂内培养,并以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细胞为对照,发现LMP1基因转染细胞于培养7 天左右即可形成多个集落,至14天时集落明显增大,集落数目增多,而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 细胞仅偶见个别较小集落,早期即停止生长。MTT实验显示,LMP1基因转染的293细胞的M TT吸收值明显大于空载体转染及未转染293细胞。对三种培养细胞进行了PCNA(增殖细胞核抗 原)的检测,结果表明,LMP1基因转染细胞的PCNA阳性率(80.0%)明显高于空载体转染及未 转染细胞(分别为61.1%、62.3%),显著性检验P<0.01。
以上研究表明,LMP1基因转染的上皮细胞呈现生长旺盛,失去接触抑制,在软琼脂中能够 形成多个细胞集落,细胞增殖功能增强。说明LMP1基因能明显改变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化,使转染的上皮细胞获得肿瘤细胞的生长特征。提示EBV-LMP
上一个医学论文: 同一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 S基因的多态性 下一个医学论文: 核酸序列扩增系统与套式RT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