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羧基端编码基因真核表达重组克隆的构建 |
|
s study provides a good basis for us to find out an effective P.f erythroc ytic stage nucleic acid vaccine .The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 to the se vaccines will be studied in the future.
【 Subject words 】 Nucleic acid vaccine Merozoite surface prot ein 1 Gene expression Plasmid Plasmodium falciparum
1993年R G Webster首次用含有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直接免疫动物 后,诱发出明显的保护性免疫,此后核酸疫苗在其它感染性疾病研究中亦取得可喜结果〔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核酸疫苗具有能引起明显的细胞免疫反应;体内真核天然表达,不需纯化 等繁琐工作;以及制备、携带方便,廉价等优点,故有人称核酸疫苗的问世是第三次疫苗革 命〔2〕。疟疾疫苗仅有关于约氏疟红前期核酸疫苗的报道〔3〕。作者选择了恶性疟原虫红 内期抗原——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的羧基端片段基因(即15~17区基因,其编码4200 0蛋白)作为核酸疫苗的外源基因,进行核酸疫苗的构建。
材料与方法
1.质粒与菌株:pUC18/MSP1-42(FUP株),其具体构建见另文,简单地讲,设计一对引 物,
P1(Forward)5-CGGTCGAC ATGTTAAACAT TTCACAACACC-3 SalⅠ 起始码
P2(Reverse)5-GCGGATCC TTATAAGAAGT TAGAGGAACTG-3 BamHⅠ 终止码
正向引物含SalⅠ酶切位点和起始码,反向引物含BamHⅠ酶切位点和终止码,从恶性疟原虫F UP株PCR扩增出MSP1的15~17区基因片段,有1126bp,以SalⅠ和BamHⅠ双酶切将该 基因片段克隆入pUC18中,测序鉴定其序列完全正确。
VR1012(美国Hoffman惠赠)含巨细胞病毒早期启动子和BGH多聚A尾和卡那霉素抗性基 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为非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将信号肽基因TPA插入VR1012的多克隆位 点前使其改建为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VR1012/TPA,同时突变和增加了某些酶切位点〔4〕(图 1)。
图1 VR1012和VR1012/TPA基因结构和多克隆位点简图
Fig 1. Gene construct and poly clone sites of VR1012 and VR1012/TPA
2.重组载体的构建:pUC18/MSP1-42(FUP株)用Sal Ⅰ和BamHⅠ限制酶进行双酶切, 低温点琼脂糖凝胶回收约1100bp片段,将回收片段与经相同酶切的VR1012和VR1012/T PA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氯化钙制备的新鲜感受态细胞JM109菌,转化产物涂于含卡那霉素 的LB培养板,37℃过夜培养后,挑取若干菌落扩大培养,提取质粒。进行如下工作。
3.重组载体的PCR鉴定:以提取的质粒为模板,用扩增分子量为42000基因片段的引物 进行PCR,PCR 条件为94℃变性1分钟,72℃ 3分钟的两温点法,共循环30次,PCR产物进 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反应体系为Promega公司产品,引物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 物工程研究中心合成。
4.重组载体的酶切鉴定:将PCR鉴定的阳性克隆用SalⅠ和BamHⅠ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 酶切,酶切产物进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结 果
1.pUC18/MSP1-42经SalⅠ和BamHⅠ限制酶进行双酶切后的结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不同种属钩端螺旋体疏水外膜蛋白的特征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广州地区解脲脲原体分离株脲酶基因片段的扩增 克隆及序列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