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探找超抗原T细胞识别表位的新方法 |
|
主 要与T细胞结合〔5〕,我们选择了TSST-1的第125位至158位序列作为合成肽(T34肽)的序 列,另合成一个十肽(C10肽)作为对照:
T34肽: NH2-AISTLDFEIRHQLTQIHGLYRSS DKTGGYWKITM-COOH
C10肽: NH2-GNIYDIAAQV-COOH
2.主要试剂:固相多肽合成的成套试剂购自美国的PE公司,抗人CD28的抗体(小鼠IgG) 由美国Bristol-Meyers Squibb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Ledb etter博士惠赠,羊抗鼠IgG抗体(用于交联CD28抗体)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3.多肽合成:用9-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合成法,在Applied Biosystems 431A多 肽合成仪上进行;选择4-羟甲基苯氧甲基-共聚苯乙烯-1%二乙烯苯(HMP)树脂为固相载体:合 成肽反应用二环已基碳二亚胺(DCC)/1-羟基苯骈三唑(HOBt)法;肽链从C端向N端延伸;肽- 树脂产物的后处理按本室常规方案进行;粗肽经C8反相高效液相层析(HPLC)柱纯化后,用氨 基酸分析仪对其组成进行分析。
4.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分别取6个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行Ficoll-Hyp aque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得到PBMC。
5.人PBMC的增殖反应检测:实验组用完全的RPMI 1640培养液调整人的PBMC浓度至3 ×106个/ml,以200μl/孔的量加到96孔细胞培养板内,然后在有或无10μg/ml抗人CD 28抗体和23μg/ml的羊抗鼠IgG(用以交联CD28抗体)的协同下,分别加入4种浓度的T34 肽;对照组:除用C10肽替代T34肽,其余同实验组。培养72小时后,用3 H-TdR掺入法检测。
结 果
人PBMC对单纯4种浓度的T34肽的刺激,均未表现出增殖反应(P>0.05)(图1)。但 是,当加入CD28抗体后,即在CD28分子共刺激辅助下,人PBMC对1μmol/L以上浓度T34 肽的刺激,表现出增殖反应,且呈浓度依赖关系(P<0.01)(图2)。
图1 人PBMC对T34肽刺激的反应
Fig 1. Response of human PBMC to T34 peptide
图2 在CD28分子共刺激辅助下人PBMC对T34肽刺激的反应
Fig 2. Response of human PBMC to T34 peptide plus CD28 costimulation
讨 论
目前对蛋白质抗原T细胞识别表位的研究多采用合成肽技术〔6〕,即通过合成一系列对 应于抗原分子一级结构的多肽分子,观察其对T细胞的刺激作用来确定T细胞识别表位的确切位 置。抗原活化T淋巴细胞,需要抗原提呈细胞(APC)的辅助,唯有与APC膜的MHC相结合的抗 原分子方可获得APC的辅助。换言之,抗原与MHC分子结合是抗原活化T细胞的先决条件〔7 〕。所以用合成肽方法探找T细胞识别表位,首先要确保合成的肽段内有MHC结合位存在。否 则,即使合成肽内含有T细胞识别表位,也因无MHC结合位而无法探及。
超抗原与MHC分子结合的形式颇为特别,它无需象普通抗原一样要经过APC内处理加工 成小肽的形式与MHC分子结合,而是直接以完整蛋白质的形式与MHC分子结合〔8〕。因此,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细胞性一氧化氮供体的建立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不同种属钩端螺旋体疏水外膜蛋白的特征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