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镉中毒诱发的自由基对红细胞损伤及带3蛋白表达的影响 |
|
100稀释加入红细胞悬液,4℃ 12小时后,37℃ 1小时。0.05 mol/L TBS漂洗后再次用1%卵蛋白封闭20分钟,加入10 nm的胶体金37℃ 1~2小时,反应结束经0.05 mmol/L TBS漂洗后,用1%戊二醛固定10分钟,用硝酸银溶液放大免疫金约5分钟(金银复合颗粒的大小以反应时间控制)。详细操作步骤按文献[5]实施。随后1%锇酸固定1小时,乙醇系列脱水。日立HCP-2型临界点干燥仪干燥,Eiko,TB-5型溅射仪,离子镀膜7分钟。日立S-520扫描电镜观察。阴性对照:①略去胶体金;②以0.05 mol/L TBS替代抗体。其他步骤同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结果
急性镉中毒实验,5例样本观察500个红细胞,几乎所有细胞均发生不规则变形。细胞膜表面除程度稍有差异外均有Ce与H2O2反应沉淀。图1为透射电镜观察镉中毒红细胞膜表面H2O2的反应标志。正常对照组,红细胞膜表面无反应沉淀物。经EDX分析,镉中毒红细胞,Cd测试峰的强度,膜上大于膜内区域。图2为点分析红细胞膜Cd能量失散谱Lα及Lβ。镉中毒实验组,带3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红细胞相比均有明显减少。图3为急性镉中毒时红细胞带3蛋白的免疫金银标记物,伴有细胞的畸变。图4为正常红细胞呈圆盘状、规则,膜表面有大量带3蛋白的表达。阴性对照组,红细胞未见带3蛋白的表达。
图1 红细胞膜表面有密集的Ce-H2O2反应沉淀物×45 000
图2 EDX点分析红细胞膜Cd峰
图3 Cd中毒时畸变的红细胞,band3表达 呈弱阳性×6 000
图4 正常对照红细胞band3表达呈强阳性×6 000
讨论
红细胞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产生少量自由基,血红蛋白结合氧,氧化后可释放超氧阴离子()。、H2O2、(羟自由基)的状态转变(毫秒或微秒即可完成),此外血红蛋白被氧化、分解所产生的H2O2与形成有强烈活性的从而损伤蛋白,抑制某些酶类的活性,并引发脂质过氧化[6]。带3蛋白是细胞阴离子交换蛋白,也是红细胞膜主要含糖内在蛋白。带3蛋白整个分子可分,氨基端胞浆区和羟基端膜结合区多次贯穿于脂双层,并在膜的两侧各露出一段亲水肽段,在红细胞内外氯离子、碳酸氢离子交换,CO2的运输及其在肺排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7,8]。带3蛋白与红细胞膜骨架(收缩蛋白、肌动蛋白和4.1蛋白等)通过锚蛋白连接成网架结构,以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及变形性。在识别和清除衰老红细胞方面,推测红细胞老化抗原可能是带3蛋白的降解产物。 在急性镉中毒时,应用铈离子捕捉红细胞产生的H2O2,形成具有电子密度的Ce(OH)3OOH或Ce(OH)2OOH反应沉淀物,进而能较精确反映自由基的产生情况。EDX分析及电镜结果提示:镉离子能诱发红细胞产生大量的H2O2,导致带3蛋白的自由基损伤,而影响其阴离子转运功能以及红细胞骨架的稳定性、变形性,导致细胞畸形。同时脂质的过氧化也将影响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带3蛋白构象、抗原性等发生改变、导致表达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从镉离子与细胞膜结合程度强于细胞内及H2O2生成部位情况推测,急性镉中毒所引起的红细胞损伤,可能以膜的自由基损伤为主。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芳香胺致癌活性的Fisher判别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维生素E C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