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表达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减毒鼠伤寒杆菌的稳定性

  减毒鼠伤寒杆菌可被用作将外源抗原经口导入宿主免疫系统的载体,能有效地激发起宿主特异的免疫应答反应。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 1,MSP1)是红内期的重要候选抗原。我们已成功地将克隆有恶性疟原虫裂殖子MSP1第1号基因片段的pQE 质粒导入减毒鼠伤寒杆菌X4064 株中,构建成X4064(pQEM1) 重组菌,形成了组成型表达。在测试免疫效果之前,必须首先考察X4064(pQEM1) 的入侵能力,重组pQEM1 质粒在X4064株中的稳定性,以及重组菌的再表达能力,这些是能否激发起宿主免疫应答的先决条件。为此,使用X4064(pQEM1) 重组菌灌胃接种BALB/c 小鼠,鉴定从小鼠组织中分离到的该菌,测定其再表达能力,观察其在小鼠组织中的消长。


材料与方法


  1.菌株、质粒和动物:重组减毒鼠伤寒杆菌X4064(pQEM1) 由本室构建,减毒鼠伤寒杆菌X4064(gyrA1816、Δ腺苷酸环化酶基因-1、Δ环腺苷酸受体基因-1) 为腺苷酸环化酶基因和环腺苷酸受体基因双重突变的减毒菌株,具有萘啶酮酸抗性,由第二军医大学分子遗传学教研室提供。重组pQEM1 质粒由德国海德堡大学分子生物学中心Bujard 教授提供,MSP1第1号基因片段表达的M1蛋白在MAD20型MSP1上的氨基酸位置为34-595。实验用鼠为BALB/c小鼠。
  2.接种菌液的制备及其活菌数的测定:X4064(pQEM1)经培养扩增后,以倍比稀释法测定接种菌液中的活菌数,计算每毫升菌液中的活菌数,并测定菌液的吸光度[1-3]。
  3.小鼠的灌胃接种及肝脾中活菌数的计数:1次灌胃0.2 ml菌液,使含活菌数在109[4]。取灌胃接种的小鼠每组5个,杀取肝脾,匀浆后定量涂布含氨苄和萘啶酮酸的LB平皿,37℃ 培养过夜,计数菌落数,取5个鼠的平均值绘制消长曲线。
  4.灌胃接种小鼠组织中分离菌的鉴定:挑取计数平皿上的菌落转接SS琼脂平皿,鉴定菌种。挑取鉴定后的菌落进行扩增,用小规模碱变性法抽提菌中的质粒,用BamH Ⅰ和Hind Ⅲ双酶切后在1%琼脂糖凝胶上电泳[5]。
  5.灌胃接种小鼠组织中分离菌表达能力的鉴定: 已鉴定的组织分离菌 X4064(pQEM1)经培养表达后,取全菌进行 Western blot反应,第1抗体为恶性疟疾病人血清,经减毒鼠伤寒杆菌菌体吸收后作1∶100稀释。第2抗体为HRP标记的羊抗人IgG,作1∶100稀释[6,7]。


结果


  1.倍比稀释法测定活菌数的结果:倍比稀释法测定接种菌液,每毫升平均活菌数为4×109 个,其A600约为0.9。40 ml接种菌液离心沉淀,沉淀菌用32 ml、0.01 mol/L、 pH值7.2的磷酸盐缓冲盐水混匀,即0.2 ml中含活菌个数为1×109个。
  2.小鼠组织细胞中分离菌的鉴定:培养后菌落无色透明,有的菌落中出现黑点。双酶切出1条碱基数为1.6 kb的特征性插入条带。因此,从接种小鼠组织中分离到的菌确为减毒鼠伤寒杆菌X4064(pQEM1)。
  3.小鼠组织细胞中分离菌再表达能力的测定:在理论分子量处呈现阳性条带,从小鼠组织中分离到的X4064(pQEM1)依然具有表达M1蛋白的能力。
  4.X4064(pQEM1)在小鼠组织中数量的消长:X4064(pQEM1)灌胃接种BALB/c小鼠,以同量X4064灌胃接种BALB/c小鼠作为对照,前者在LB平皿中加入氨苄和萘啶酮酸,后者仅加入萘啶酮酸。X4064(pQEM1)在接种小鼠后的第4天即在肝脾中被检出,第14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X4064(pQEM1)和X4064在小鼠肝脾中的消长曲线基本一致(图1),可见X4064(pQEM1)所携带的重组pQEM1质粒能稳定地存在于宿主菌中,并不妨碍其入侵宿主细胞。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转基因小鼠人载脂蛋白AI基因表达对血浆
    低氧对大鼠不同节段肺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骨痂组织冰冻切片前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食管癌低表达cDNA片段C6
    人内皮抑制素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促
    抗HBsAg人IgG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HO
    人类疱疹病毒6 7型体外感染淋巴细胞对
    高碘对豚鼠脑和甲状腺细胞凋亡及调节基
    氯沙坦干预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慢性期
    铅中毒对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
    转化生长因子 亚型及其受体在人类系膜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