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吸毒人员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隐性)梅毒,梅毒感染率为6.40%,其中,男性吸毒者为3.56%,女性吸毒者为13.15%。
  2. 92例梅毒患者中,年龄最大者42岁,最小者18岁,平均24.82岁,以20~2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约占81.53%;婚姻状况:未婚者74例,已婚者18例;吸毒方式: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梅毒患者有67例,占梅毒患者的72.83%,单纯以口吸方式吸毒的梅毒患者仅25例,占梅毒患者的27.17%。吸毒方式与梅毒感染的关系见表1。此外,在年龄、婚姻状况、吸毒方式等方面,男、女性梅毒患者之间又存在明显差别(表2)。

表1 吸毒方式与梅毒感染的关系


项  目 受检人数 梅毒感染例数 比例(%)*
单纯口吸 607 25 4.11
静脉注射 829 67 8.08

  * 二者比较,χ2=9.1801,P<0.005
表2 男女性梅毒患者有关情况比较


项目 例数 年龄均值
()
未婚者比例
(%) 采用静脉注射吸毒
方式的比例(%)
男 36 29.17 61.11 61.11
女 56 23.30 89.29 80.36
    t=4.8043 χ2=10.2243 χ2=4.1015
    P<0.005 P<0.005 P<0.05

  3. 92例梅毒患者的USR或RPR检测结果滴度在1∶2~1∶128之间,TPHA检测结果滴度在1∶640~1∶1 280之间。不同吸毒方式的吸毒者之间其USR或RPR及TPHA检测结果滴度的高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
讨  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可侵犯重要器官而危及生命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出现了显著上升,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局部暴发流行[1]。吸毒人员是性病高危人群之一,其性病的发病率居性病高危人群的前列[2]。笔者报告的吸毒人员梅毒感染率高达6.40%,较颜瑾等[3]在1995~1996年对广东省某戒毒所的戒毒者进行梅毒检测后报告的1.13%的梅毒阳性率要高得多,反映了广东省吸毒人员中梅毒的发病率增长极为迅速。
  由于吸毒行为有耗费大量金钱及吸毒方式由口吸方式逐渐向静脉注射方式转变的特点,因此,吸毒人员感染梅毒时除具有一般性病高危人群特别是性乱人群感染性病的特点外,也有自己本身的感染特征。通过对1 436名吸毒人员中查出的92例梅毒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吸毒人员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为:(1)女性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5.8708,P<0.005)。梅毒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56,女性梅毒患者远多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吸毒者为筹毒资而有卖淫行为,因而较男性吸毒者更易感染梅毒有关;(2)未婚者及低龄者居多,报告的92例梅毒患者中,未婚者74例,已婚者18例,未婚者与已婚者之比为4.11∶1,而女性梅毒患者中未婚者比例更远远高于男性梅毒患者(表2),梅毒患者以20~29岁年龄组的人数最多,约占81.53%。这与青少年有强烈的猎奇心理和侥幸心理,对毒品从尝试吸食到吸食成瘾,而且家庭责任感等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对他们的约束较少有关,故吸毒人员以青少年为主,而其年龄又正处于生理上性欲最活跃的时期,容易出现性乱等不检点行为,许速等[4]曾对某戒毒所的戒毒者进行调查,发现约三分之二的受检者有不洁性交史。由于吸毒者的性生活混乱,因此极易感染梅毒等性病;(3)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吸毒者其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采用单纯口吸方式吸毒的吸毒者。表1显示,采用单纯口吸方式吸毒的吸毒者梅毒感染率为4.11%,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吸毒者梅毒感染率高达8.08%,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9.1801,P<0.005),原因可能是:①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吸毒时可因共用注射器或针头而通过血液途径感染梅毒;②根据吸毒行为的规律,采用静脉注射吸毒方式的吸毒者其吸毒历史往往较采用单纯口吸方式吸毒的吸毒者更长久,毒瘾更深重,精神也更为空虚,更多的参与了性乱活动,使其受梅毒等性病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尤其是女性吸毒者为筹毒资而“以娼养吸”,本文的资料也显示了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梅毒患者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表2);(4)吸毒人员梅毒患者的梅毒病期表现为潜伏(隐性)梅毒,本文的92例梅毒患者均为潜伏(隐性)梅毒,而不同的吸毒方式对梅毒患者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滴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广西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
    云南省瑞丽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自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
    井冈山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
    不同消毒剂对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的比较
    2所医院物品与人员手HBsAg及HBV
    韶关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检
    传染病区危害因素对医护人员的影响及预
    自愿戒毒病房护理人员潜在经血传染疾病
    传染科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柏拉图分析法在护理人员配送服务质量评
    浅谈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的必要
    工作人员防治高脂血症的有效途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