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酒仙桥地区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 |
|
antly higher in individuals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than in those without. Conclusion Results suggested that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to the middle-elderly popula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obesit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Key words】 Middle-elderly population Body mass index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isk factors
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发病率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均有逐年增高趋势,其并发症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病又是危及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为了解与心血管病发病有关的因素,尤其是肥胖与心血管病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于1996年6~12月抽样调查了北京市酒仙桥地区9个居委会587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现报告如下。
研究对象与方法 1.选择酒仙桥地区9个居委会587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2.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职业、文化程度、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心率。测量血压及高血压诊断标准按WHO统一的规定[1]。根据体质指数(BMI)定义,BMI<24为非超重组,BMI≥24为超重及肥胖组〔BMI=体重(kg)/身高2(m2)〕[2,3]。 3.所有研究对象取清晨空腹血,测量血糖、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心电图检查、整群抽样检查304人的空腹胰岛素。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是:总胆固醇≥6.0mmol/L和/或甘油三酯≥1.7mmol/L;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IGT)及冠心病之诊断均采用WHO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8mmol/L,糖负荷后血糖≥11.1mmol/L;IGT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8mmol/L,糖负荷后血糖>7.8mmol/L和<11.1mmol/L。 4.资料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用相对数表示,组间差异用χ2检验。相对危险度(RR)为超重及肥胖者某病发生率与非超重者该病发生率之比值。
结 果 1.不同文化程度非超重组与超重及肥胖组构成比的差异:经χ2检验,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组超重及肥胖所占比例最大。见表1。
表1 不同文化程度间非超重组与超重及肥胖组构成比的比较
文化程度 例数 非超重组(%) 超重及肥胖组(%) 小学及文盲 232 50(21.6) 182(78.4) 中 学 281 119(42.3) 182(57.7) 大 学 74 319(41.9) 43(58.1)
注:经χ2检验,P<0.01,中学与大学间P>0.05 2.不同性别和年龄非超重组与超重及肥胖组间构成比的差异:男女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女性超重及肥胖所占比例大于男性。尽管70岁组和50岁组超重及肥胖所占比例较大,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和年龄间非超重组与超重及肥胖组间构成比的比较
例数 非超重组 (%) 超重及肥胖组 (%) 性别 男 145 60(41.4) 85(58.6) 女 442 140(31.7) 302(68.3)* 年龄(岁) 50~ 80 24(30.0) 56(70.0) 55~ 190 67(35.3) 123(64.7) 60~ 208 70(33.6) 138(66.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小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胆石病家族聚集性及遗传方式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