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伤、伤害原因、伤害部位、伤后处理和伤后休息时间。家长帮助学生回忆伤害情况并填写调查表。
  3.根据调查表提供的伤害情况对伤害的详细原因进行分类,并对调查表逐一检查、编码。

结  果
  一、伤害发生率:回收调查表907份,应答率为93%。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0.1%,男生高于女生(χ2=15.72,P<0.0005);2~4年级和5、6年级接近,合并后比1年级高(χ2=4.02,P=0.045)(表1)。

表1 各年级小学生伤害发生率(%)


年级 男  生 女  生
合  计

调查人数 受伤人数 发生率 调查人数 受伤人数 发生率 调查人数 受伤人数
发生率
1  62  14 22.6  57  14 24.6 119  28 23.5
2~4 271 125 46.1 217  86 39.6 488 211 43.2
5、6 156  72 46.2 144  53 36.8 300 125 41.7
合计 489 211 43.1 418 153 36.6 907 364 40.1

  伤害发生率依次是跌伤(25.7%)、碰伤(12.1%)、刀割伤(6.6%)、车辆伤(6.1%)、烧烫伤(5.7%)、鱼刺卡喉(5.6%)、锐器刺伤(3.6%)、动物咬伤(3.1%)、硬物击伤(2.2%)、触电(1.9%)、溺水(0.8%)和其它(1.5%)。
  不同性别各类型伤害发生率比较:男生跌伤(28.6%)高于女生(22.2%)(χ2=4.81,P=0.028);男生动物咬伤(2.9%)高于女生(1.0%)(χ2=4.21,P=0.040);男生触电(2.9%)高于女生(0.7%)(χ2=5.64,P=0.018)。其余各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在364名有伤害发生的学生中,43.7%发生1次,17.6%发生2次,21.4%发生3~5次,17.3%发生5次以上。
  二、伤害的详细情况:在364份有伤害情况的调查表中,有247份详细描述了伤害情况。根据所描述的335例(次)伤害情况,进行以下各项分析。
  1.受伤原因:(1)跌伤(159例):26%发生在玩耍中,如课间休息与同学追逐时跌倒,头部被黑板边角撞伤,送医院缝合两针;20%发生在行走中;19%发生在跑步中,主要是体育课跑步时滑倒或被同学碰倒;11%发生在踢足球或打篮球中,伤者全部为男生;3%发生在上下楼梯时;有5例在课后锻炼或玩耍时从双杠上跌下,头面部受伤(尽管杠下是沙地);有1例睡觉时从床上跌下,还有1例在沙发上蹦跳跌到地面,均造成锁骨骨折。(2)碰伤(40例):30%发生在玩耍中,如在家中碰碎玻璃门,头部受伤,送医院缝合8针;23%发生在踢足球或打篮球中;18%发生在走路中;10%发生在跑步中。碰撞物体是:28%为建筑物,如墙柱角;23%为踢足球和打篮球;其余为柜角、玻璃门以及和同学相撞等。踢足球引起的碰伤部位多为脚趾,打篮球引起的碰伤部位多为手指,为接球时所致。(3)车辆伤(40例):40%是在骑自行车中摔倒,18%是在搭乘自行车中摔倒,15%是搭乘自行车时脚被后轮卡伤(主要发生在一年级小学生)。机动车车祸占18%,均为行人被摩托车或自行车撞伤。(4)刀割伤(20例):55%是在削水果、做手工和削铅笔时发生。(5)烧烫伤(19例):63%是由倒开水、热汤和放置地面的热容器引起,如在家中踢翻放置地面的开水壶,烫伤脚部,休息1周。有4例被摩托车发热的排气管烫伤。(6)锐器刺伤(15例):被铁丝和铁钉刺伤7例,赤脚时被玻璃片或瓦片刺伤4例。(7)硬物击伤(7例):6例为同学间掷石块及坠落物致伤。(8)动物咬伤(9例):7例被自家或同学家的猫或狗抓伤、咬伤;2例在逗玩公园的鸟时被啄伤。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江门市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措施的综合评价
    中国中小学生皮褶厚度与体成分研究
    大学生受暗示性的测量及其与人格的关系
    人格障碍评估研究 PDQ 4在北京医学生中
    广东省中山市城乡中 小学生脊柱侧凸普
    福州市中小学校食堂卫生现状及管理措施
    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分析
    延安市在校学生1998 2002年传染病发病
    延安市在校学生1998 2002年传染病发病
    延安市在校学生1998 2002年传染病发病
    大学生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