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量法测定血苯 |
|
差异无显著性。连续6次(每隔半月采1次)班后血苯-白蛋白结果相近,分别为43.2~49.6、46.3~50.0、44.6~60.0、38.5~48.1、46.2~49.3、45.3~49.2 mg/ml,相对标准偏差为9.2%。 5.接触组班后血苯-白蛋白加合物的量为32.6~66.5 mg/ml,显著高于对照组(0~8.5 mg/ml),P<0.000 1。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与Bechtold等[3]的结果一致。 6.该车间以纯苯作溶剂,车间空气苯为13.6~36.2 mg/m3,接触苯工人的血苯-白蛋白量随空气中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r=0.45,P<0.05)。 三、讨论 1.采用重量法测定苯-白蛋白加合物,无需GC/MS等大型仪器和苯-白蛋白标准品,简单方便。方法的重现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10 %,检出限为2 mg/ml。 2.生成苯-白蛋白的速度较慢,至少需3天,即苯-白蛋白含量与采血时车间空气中苯浓度不同步,因此用其反映近期接触水平显然不合适。而接触苯后,要到第15天才能达成苯与苯-白蛋白加合物的动态平衡,并可维持到第20天以上,说明苯-白蛋白加合物在血液中的存留时间很长,因此用其反映长期接触苯时的体内苯负荷可能比较合适,但还需要深入研究。 3.苯生成苯-白蛋白加合物的代谢过程,加合物的化学结合力、化学结构、化学稳定性,它是否是苯代谢的终产物和这种代谢物的生成对健康的影响等,均有待于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1 浙江医科大学卫生检测中心 杭州市 310006,
参考文献
1 Bechtold WE, Willis JK, Sun JD, et al. Biological markers of exposure to benzene:S-phenylcysteine in albumin. Carcinogenesis ,1992,13:1217-1220. 2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09-213. 3 Bechtold WE, Willis JK, Sun JD, et al. New jersey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trenton.J Toxicol Environ Health,1993,40:337-38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金盘电极1 5微分测定水中碲 下一个医学论文: 猕猴桃汁抗环磷酰胺致突变作用的机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