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社会因素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对照研究 |
|
);(2)生活事件评定量表(杨德森等编制);(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肖水源编制);(4)焦虑自评量表(SAS)[3]。
结 果
一、A型行为的比较 所采用的A型行为问卷分为三个部分,“TH”表示为时间紧迫感;“CH”表示为竞争性、敌意和缺乏耐心等特征;“L”为效度量表。将TH和CH两分相加即得到A型行为总分。总分≥31分为典型的A型行为,≤23分为典型的B型行为,24—30分为中间型。对两组病人A型行为的测评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治疗无效组的CH分及A型行为总分都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中被归为典型A型行为的占58.14%(25例),而治疗有效组中仅占34.57(28例)。
表1 两组病人A型行为的比较(±S)
项 目 治疗有效组(n=81) 治疗无效组(n=43) t p TH 13.25±4.73 14.51±5.43 1.737 >0.05 CH 14.68±6.78 17.38±7.54 2.673 <0.01 TH+CH 27.93±7.49 31.89±8.64 2.793 <0.01
二、紧张性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的比较 对两组病人发病前一年及入院治疗中所遇到的紧张性生活事件进行评估,结果见表2。将两组病人生活事件的影响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组病人所遇到的生活事件数和正性生活事件的刺激量基本相同;但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量及事件总刺激量治疗无效组明显高于有效组;对各类生活事件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家庭有关的问题治疗无效组明显多于治疗有效组。其中的事件主要集中在诸如“与爱人父母不和”、“夫妻感情不好”、“分居”、“配偶有外遇”、“子女管教困难”等方面。
表2 两组病人生活事件影响的比较(±S)
项 目 治疗有效组(n=81) 治疗无效组(n=43) t p 正性生活事件数 3.6±1.4 2.8±1.7 1.843 >0.05 正性事件刺激量 9.3±3.7 7.6±4.3 1.792 >0.05 负性生活事件数 4.8±3.5 6.2±4.7 1.875 >0.05 负性事件刺激量 11.3±6.4 18.8±7.6 2.947 <0.01 生活事件总刺激量 20.6±8.3 26.4±9.7 3.142 <0.01 家庭有关问题 2.1±1.4 4.2±2.4 2.143 <0.05 工作学习中的问题 3.6±2.3 1.9±1.9 1.934 >0.05 社交及其他问题 2.7±2.0 2.9±2.3 1.213 >0.05
对两组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评估发现(表3):治疗有效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等方面都优于治疗无效组(结果差异显著)。其中从主观支持分和支持利用度的条目来看,治疗有效组主要集中于来自“朋友”、“家庭成员”和“工作单位(组织)”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疼痛患者与神经症患者MMPI模式特征的对照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大鼠脑缺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