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门诊病人生殖支原体感染状况的调查 |
|
袁晓璞 丁 雁 李 璐 牟琴峰 杨淑兰
为了解女性生殖道生殖支原体(Mg)的感染状况,作者应用套式PCR方法,选择Mg的同源多拷贝基因片段——16sRNA,以期查出临床标本中所有Mg的感染株。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妇科门诊患生殖道炎症128例(18~45岁);该院健康体检女性26例(22~55岁);病理检验卵巢26例,输卵管36例,子宫105例(18~45岁)。 2.方法:下生殖道标本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宫颈分泌物,上生殖道组织标本用无菌刀片切组织片,然后分别提取DNA,做套式PCR扩增Mg的16sRNA基因片段(535bp),电泳观察结果。最后抽取5例阳性标本,做核酸序列分析,并与美国NCBI的标准株MgG37比较。 二、结果: 1.临床无症状体征,无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史的女性生殖道分泌物,26例经套式PCR法查到Mg-16sRNA基因阳性1例。妇科门诊各种阴道炎分泌物中都有Mg-DNA的存在,其中淋菌性阴道炎为16/43(37.2%),霉菌性阴道炎为12/26(46.1%),滴虫性阴道炎为5/10(50%),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1)。其它阴道炎4/29(13.8%),盆腔炎1/10(10%),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2.组织标本中,宫颈炎性息肉18/27(29.6%)和宫颈炎6/30(16.7%)检出率最高,与子宫非炎症标本1/48(3.6%),输卵管妊娠1/36(2.7%),卵巢0/26(0%)相比较,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 3.抽取5例Mg-16sRNA阳性标本,做核苷酸一级结构分析,并与国际标准株比较,发现本地区女性生殖道内Mg的16sRNA基因片段在同一位点上,有一个T碱基的插入。 三、讨论:用套式PCR方法,对女性生殖道中Mg-16sRNA基因(为多拷贝基因)调查,我们发现在临床正常女性生殖道也可以检出Mg,主要部位在下生殖道,其次是子宫、输卵管,卵巢组织中未检出Mg-DNA,提示其传播途径可能主要是逆行感染。阴道炎、子宫炎症时检出率显著增高,合并淋菌、霉菌、滴虫感染时检出率更高,提示Mg感染不仅局限于性乱人群,生殖道炎症与Mg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对苏州地区女性生殖道Mg阳性株16s rRNA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Mg株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基因突变,此变异是否与其感染部位相关,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单位: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 江苏常州 213003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浙江省199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肺炎患儿肺炎衣原体感染及流行特征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