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划生育门诊病人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调 |
|
樊庆华1 黄石全1 李雅珍1 谢 争1 顾素娟1 吴明辉2 孙立红2 张玉星2
我国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虽居性传播疾病的第三位,但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要求早期终止妊娠的妇女中沙眼衣原体(ChT)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一些相关因素。 一、材料与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一阶段整群抽样方法。1997年10~12月到北京妇产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孕9周以内的全部就诊者均为本研究受试对象。受试对象均于第1次门诊时由指定医师行统一、规范的常规检查,用特制拭子置于宫颈口内取样,宫颈ChT检测选用英国Unipath公司的ChT抗原检测药盒。 二、结果与分析: 1.总感染率:共检测801例,一阶段抽样率为100%,其中155例宫颈ChT呈阳性,总阳性率为19.35%(155/801)。经统计学分析其阳性发生率与女性年龄、男方职业、阴道分泌物性状、清洁度等项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阳性率(19.35%)低于高志英等对北京地区妇科门诊宫颈ChT阳性率26.3%的报道,但高于钱来娣等对上海妇科门诊宫颈ChT阳性率(13.60%)。 2.群体特征与ChT感染发病率的关系(见表1)。 ①年龄与宫颈ChT感染发病率的关系:研究显示各年龄组间ChT感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6.50,P<0.01)。发病率最高年龄组为16~20岁,21~35岁三组ChT阳性率与总阳性率接近,36~45岁两组ChT阳性率明显降低,16~20岁年龄组为最高发群体与国内外报道一致。此组受试者均未婚,提示与性活跃,多性伴等直接相关,此组病例虽在人工流产病例总构成比中只占2.4%(19/801),但因其发病率高,且均未生育,如不早期予以干预,势必会对以后的生育造成影响。因此对16~20岁年龄组病人应于人工流产术前行ChT检测。 ②职业与ChT感染发病率的关系:女性职业各组间ChT感染发生率虽总体上差异无显著性(χ2=9.44,P>0.05)。但服务行业阳性率高达29.59%(29/98),与干部(17.00%)、工人(15.40%)、专业技术(18.47%)及商业组(15.10%)之间阳性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特别关注。
表1 群体特征与ChT感染的关系
群体特征 总例数 ChT阳性 构成比 χ2值 P值 例数 百分率 年龄 16~ 19 7 36.84 2.4 26.50 0.0091 21~ 315 61 19.37 39.3 26~ 272 54 19.85 34.0 31~ 87 19 21.83 10.9 36~ 76 10 13.15 9.5 41~ 31 4 12.90 3.9 46~ 1 0 0.0 0.1 女性职业 干部 182 31 17.00 22.7 9.44 0.3067 工人 123 19 15.40 15.4 专业技术 157 29 18.47 19.6 农民 4 1 25.00 0.5 商业 53 8 15.10 6.6 服务业 98 29 29.59 12.2 司机 4 1 25.00 0.5 个体 39 8 20.50 4.9 其他 141 29 20.56 17.6 男性职业 干部 221 39 17.65 27.6 19.85 0.0189 工人 123 22 17.89 15.40 专业技术 126 18 14.29 15.70 农业 4 1 25.00 0.5 商业 78 17 21.79 9.7 服务业 39 4 10.26 4.9 司机 58 17 29.31 7.2 个体 54 14 25.93 6.7 其他 98 23 23.47 12.3 总 计 801 155 19.35 100.0
男性职业各组与女性宫颈ChT感染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9.85,P<0.05)。男性职业为司机和个体组者,女性宫颈ChT阳性率分别为29.31%(17/58)和25.93%(14/54[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 S2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下一个医学论文: 贵州省1997年局部地区百日咳爆发流行给人们的启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