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献血者骨矿含量降低的调查与分析

李金星 公衍文 李金花 赵玉堂

  为探讨献血与骨矿(BMC)含量的关系,采用SD-1000型骨矿仪测量了101例献血者的骨矿含量,旨在探讨BMC与献血者的年龄、献血次数、性别、HBV既往感染或感染、血红蛋白(Hb)浓度的关系。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①对照组:为居住济南地区的非献血居民2 041例,其中男903例,女1 138例,年龄20~50岁(平均34.5岁);②献血者101例,男57例,女44例,年龄20~48岁(平均32.5岁),献血1~62次。
  2.方法:①BMC测定采用SD-1000型骨矿物仪。②HBV感染标志物检测采用ELISA法,以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为常用标记,其中任何一项阳性即为HBV既往感染或感染。
  二、结果:
  1.献血者(男、女)骨矿含量在20~29岁年龄段与对照组相差不显著;而在30~39及>40岁年龄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相差显著(P<0.05)。
  2.献血者BMC含量与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3.献血者BMC含量与Hb浓度、HBV既往感染或感染的关系见表2。

表1 献血者骨矿含量与性别、年龄、献血次数相关性分析结果


项  目 r P
x1 -0.7286 <0.001
x2 -0.1279 >0.05
x3 -0.4533 <0.001

  多元相关分析方程:y=0.8055-0.1054x1+0.0014x2-0.0015x3
  总相关系数    r=0.862
  注:x1为献血者性别、x2为献血者年龄、x3为献血次数
表2 献血者骨矿含量与Hb浓度、HBV既往感染
或感染的关系


项   目 BMC正常组 BMC降低组 P值
n 69 32
Hb<100g/L例数 5 25 <0.01
HBV既往感染或感染例数 15 14 <0.05


  三、讨论:本研究发现献血者的BMC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因素有:①献血次数:献血者BMC含量与献血次数呈明显的负相关。②年龄:正常人群在40岁以前,BMC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于39岁时达峰值;献血者各年龄段的BM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低于同年龄段正常人群,且在39岁时无峰值出现。③性别:正常人群骨矿含量女性低于男性;献血者这一趋势更加显著并与骨矿含量呈显著负相关。④在贫血(Hb<100g/L)献血者中,其骨矿含量降低的例数显著高于Hb正常献血者中骨矿下降的例数。⑤HBV既往感染或感染:在骨矿含量降低的献血者中HBV(+)检出率的例数明显高于骨矿含量正常献血者HBV(+)检出率,说明献血者BMC下降可能与HBV感染有关。
  笔者建议:①应严格执行献血章程并检测相应项目、控制献血次数。②献血者应补充营养。③骨矿物测定可做为筛选献血者的指标之一。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重症肌无力患者骨骼肌肌肉蛋白成分分析
    原癌基因GFI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
    8396名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染病血清学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的初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代谢变化及临床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
    重症肌无力患者骨骼肌肌肉蛋白成分分析
    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采血车内献血反应的原因浅析及防范
    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浅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无偿献血工作思路
    132例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