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蚕白卵突变新系BT924的遗传学研究 |
|
to carry the re gene as well,its genotype being re pe/re pe. Key words: silkworm; mutant; white egg; gene analysis
家蚕卵色正常型为黑褐色,其突变种类丰富,有白色、褐色、红色、灰色、紫色等+。其中白卵突变基因,迄今研究报道有13种之多,即:第1白卵(w-1:10-12.7)、第2白卵(w-2:10-16.1)、第3白卵(w-3:10-19.6)、第4白卵(w-4:10-?)、第5白卵(w-5:10-?)、新白卵(wn:10-?)、桃红眼白卵(pe:5-0.0),以及w-2的等位基因红眼第2白卵(w-2r)和w-3基因座上的白卵油蚕(w-3oe)、三聚氰胺诱发白卵油蚕(w-3ml)、青熟白卵油蚕(w-3ol)、新白卵油蚕(w-3ox)、BH863油蚕白卵(w-3bh)[1~6]。白色卵是限性卵色品种最主要的基础卵色,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新型白卵系统BT924,是以家蚕品种苏学5为受体,导入蓖麻蚕素白DNA获得的变异品系[7]。主要性状特征为:滞育卵当年白色,越年后略呈浅褐色,幼虫姬蚕、白血、低度油蚕,蛾复眼黑色。BT924白卵蛾区间、蛾区内色调略有变异,这种特征稳定遗传。选择色调深浅不同的蛾区或剥下同一蛾区中白色和带浅褐色的卵粒分别饲养制种,后代卵色不趋向其中一方,仍然表现区间和区内的较小的差异性。该系统1994年由广东省农科院蚕业所移送西南农业大学家蚕基因库保存和鉴定,该年度内春、夏、秋各蚕期饲养,此后均不滞育,1995年春制种少量滞育,1996年春制种全部滞育,均表现为越年性。与BT924同时引入的还有BH863白卵油蚕,其研究结果已作报道[6]。现报告BT924白卵的遗传分析结果。
1 材 料 及 方 法
1.1 材料 新型白卵突变系:BT924,卵白色略带浅褐,蛾眼黑色,低度油蚕。 正常型黑卵系统:k005,伴性赤蚁,非油蚕性,卵黑色。 红色卵标志基因:re000系,红眼红卵。 所用的白色卵标志基因:桃红眼白卵(pe)为pe000系;第2白卵(w-2)为ew000系,白眼白卵;第3白卵(w-3)为e19系,卵浅黄褐色,幼虫低度油蚕,蛾复眼黑色;BH863白卵(w-3bh),卵纯白色,蛾复眼黑色。 1.2 方法 以上述标志基因及正常型系统与BT924杂交,调查F1、F2及RF1各世代表型及分离比,由此分析BT924白卵的遗传方式和基因的连锁群,及与其他白卵基因的关系。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BT924白卵的遗传方式 BT924白卵与黑卵k005杂交后代,待卵转为固有色后调查,其正、反交结果相同,F1为黑卵,F2蛾区内分离黑色卵和白色卵,且成3∶1比例。F1回交BT924,所产卵蛾区内分离黑色卵和白色卵,并成1∶1之比。结果见表1。这表明BT924白卵受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支配,普通遗传。 在此杂交试验中,同时调查了子代幼虫油蚕性状的表现情况,结果:F1幼虫皮肤均正常而不透明,F2由3蛾区卵中的黑卵孵化而来的幼虫4龄计1085头全部正常,而由其中的白卵孵化而来的幼虫4龄计350头全部为低度油蚕。故认为,BT924的低度油蚕性仍由支配其白卵性状的基因控制,属基因的多效性。 2.2 BT924白卵与红卵(re)及桃红眼白卵系的遗传 前述各种家蚕白卵均由第5或第10连锁群上的基因支配,其中第5连锁群上只有桃红眼白卵(pe:5-0.0)一例。本研究首先进行了BT924白卵与属于第5连锁群的红卵(re:5-31.7)和桃红眼白卵(pe)的杂交试验。 2.2.1 BT924白卵与红卵(re)杂交结果 BT924与re000杂交,结果如表2。F1表现黑卵,F2分离黑卵、红卵、白卵三种卵色,且成9∶3∶4比例。这表明BT924白卵基因与re为独立遗传关系,对re表现上位作用(图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白腹锦鸡和红腹锦鸡的遗传分化 下一个医学论文: 真重组率与ELOD值和检验能力的关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