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白腹锦鸡和红腹锦鸡的遗传分化

9]。
  目前DNA序列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解决系统发育方面的问题。细胞色素b基因是鸟类分子系统学中最常用的种级水平的分子遗传标记[14]。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细胞色素b基因种间的分歧度为1%~10%,这一分歧度既能区别物种,又可忽略多重替换[15]。我们拟通过比较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探讨锦鸡属的种级分类关系。

  1 材 料 和 方 法

  1.1 材料来源
  白腹锦鸡冻存肝脏两份,一份取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库,一份取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实验室。两份样品均采自云南。
  1.2 总DNA的提取
    肝脏经蛋白酶K消化、苯酚-氯仿抽提及乙醇沉淀后得到总DNA [16]。总DNA用GeneQuant II (Pharmacia)定量后稀释备用。
  1.3 细胞色素b基因的扩增及序列测定
  进行PCR反应及测序所用的引物为L14851(5′- tacctgggttccttcgccct-3′)、H15298(5′- aaactgcagcccctcagaatgatatttgtcctca-3′)[17~18]和我们设计的 L15218(5′- cctatactatggctcctacct-3′)、H15754(5′- gctagtacgcctccgagttt-3′)。进行PCR反应时,每25μl反应体积内含10×buffer 2.5μl、dNTP混合液1μl(浓度分别为2.5mmol/L)、两条引物各为0.5μl (浓度分别为10pmol/L)、Tag DNA聚合酶0.25μl(1.25U)(华美)及10ng总DNA,用去离子水补充至25μl。PCR反应在TRIO-ThermoblockTM (Biometra)上进行,共运行35个循环。每一循环包括:94℃变性40s,53℃退火50s,72℃延伸50s。第一次循环前于95℃预变性2min,最后一次循环后于72℃延伸5min。
  PCR产物经W5212柱离心式胶回收试剂盒(华舜)纯化后作测序反应的DNA模板。所用Kit为BigDyeTM Terminator Cycle Sequencing Kit (Perkin- Elmer)。测序反应依Kit说明书上推荐的条件进行。测序反应产物经Sepha dex○ G-50柱(ICN Biomedicals Inc.)纯化后,用ABI 377全自动测序仪(Perkin -Elmer)进行正反链双向测序。
  1.4 数据分析
  用DNASTAR(DNASTAR Inc.)进行同源序列排列,用MEGA[19]进行转换与颠换数目的统计、基于木村资生双参数法的遗传距离的计算。物种分歧时间用T=K/2r进行计算[20],T代表两个物种的分歧年代,K代表细胞色素b基因每一位点的平均同义突变数,r代表每个位点每年的同义突变速率。

  2 结 果 和 讨 论

  实验共获得了白腹锦鸡两个个体各861bp、且完全相同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这些序列对应287个氨基酸。与红腹锦鸡的同源序列(Genbank AF028793)相比,相似率为在21个位点上出现差异(图1)。所有的序列变异均发生在三联体密码子的第3位,且全为转换,未发现颠换。
  根据鸡形目细胞色素b基因核苷酸替换的速率约为每百万年0.5%~ 0.7%[21],计算出白腹锦鸡与红腹锦鸡的分化发生在1.7百万年~2.4百万年。用木村资生的双参数法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计算出白腹锦鸡与红腹锦鸡的遗传距离为2.5%。搜索GenBank后,我们得到9条相关的鸡形目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即石鸡属7个种的序列:须石鸡(Alectoris barbara) (Z48771)、石鸡(Alectoris chukar) (L08378)、欧石鸡(Alectoris graeca) (Z48772)、大石鸡(Alectoris magna)(Z48776)、阿拉伯石鸡(Alectoris melanocephala) (Z48773)、菲尔比氏石鸡(Alectoris philbyi) (Z48774)、红脚石鸡(Alectoris rufa) (Z48775),孔雀属2个种的序列:绿孔雀(Pavo muticus) (AF013763)、蓝孔雀(Pavo cristatus) (L08379)。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石鸡属和孔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