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乙型肝炎不同流行区最佳免疫策略研究 |
|
ation Cost-benefit analysis
目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流行的唯一有效措施。确定乙肝最佳免疫策略,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对控制乙肝流行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成本效益分析(CBA)方法,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评估乙肝免疫策略在我国不同流行区的经济效益,探讨最佳免疫策略,以期为卫生决策部门选择或修改当地乙肝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对象与方法 1.背景资料:中低度流行区有关乙肝和肝癌发病及死亡、疫苗接种费用等资料取自文献报道。高度流行区的数据由本研究调查获得。 2.免疫策略及其保护率的定义:为便于不同地区间的比较,参考文献[1-4],选择我国几种主要新生儿免疫策略及相应保护率进行评估。研究规定:低剂量免疫策略为母亲分娩前不做HBeAg和HBsAg筛查,新生儿按10 μg×3或10 μg×4(未来加免1针)方案接种疫苗,免疫保护率定为85%;高剂量免疫策略为母亲分娩前筛查,HBeAg和HBsAg阴性者新生儿按10 μg×3方案,阳性者新生儿按30 μg+10 μg×2,或20 μg×3+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或20 μg×3+10 μg方案接种,保护率均定为90%。 3.高、中、低流行区的确定:规定HBsAg阳性率在11%以上为高度流行区,在5%~10%之间为中度流行区,在4%及以下为低度流行区。 选择隆安 (全人群HBsAg阳性率为18%、孕妇为11.9%),济南(全人群HBsAg阳性率为7.59%、孕妇为5.4%)和北京 (假定全人群HBsAg阳性率为2%,孕妇为1.4%)分别代表乙肝高、中、低度流行区,以三地有关资料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4.研究方法: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地区间比较。采用综合权重评分法,筛选最佳免疫策略。4项评价指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如下:①HBsAg下降幅度:免前HBsAg阳性率-免后HBsAg阳性率=免前HBsAg阳性率×保护率;②净效益:总效益-总成本;③效益成本比(BCR)由下式计算:BCR=,式中:Bt=效益, Ct=成本, t=时间, r=贴现率, n=寿命年。④直接BCR仅为因病就医费用。首先,每一流行区均按A、B、C、D 4种标准对上述4项指标定义权重值(从1~4);然后,将选择每种免疫策略时所获4项指标的估算值,按大小转换为等级评分, 最高分为10 (用某策略某指标的估算值除以所有各策略中该指标的最大值乘以10为其得分);最后计算每种策略总的综合得分,即将每种策略各指标等级评分乘以相应权重,再求总和。总得分最高者为最佳策略。 5.资料分析:用SAS 6.0和Excel 5.0应用软件分析。
结果 1.不同地区、不同免疫策略的接种效益: (1)三地区相同免疫策略接种效益:利用隆安、上海、济南市的调查资料,并假定均实行低剂量免疫策略(10 μg×3),接种率和疫苗保护率均分别为100%和85%,对三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表1)。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及乙肝流行强度不同的三地区接种乙肝疫苗均获明显的经济效益。除隆安的直接BCR略高于其他两地外,其他卫生经济学指标均最低。去肝癌BCR与总BCR的差值隆安均大于济南和上海。
表1 不同地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效益(万元)
地区 HBsAg 阳性率(%) 1987年 出生人数 直接 效益 间接 效益 总效益 总成本 净效益 BCR 直接 BCR 去肝癌 BCR 去肝癌直 接BCR 免疫后HBsAg 阳性率(%) 隆安 18.0 7 666 286 683 969 18 951 52.7 15.5 23.6 9.2 3.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潜在健康生命损失天数对脑血管疾病危害综合评价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铈细胞化学方法观察镉诱发氧自由基对肾脏的损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