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锰中毒易感性与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
|
ant of CYP2D6L gene and occupational manganis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YP2D6 gene might be one of the susceptibility genes for Mn-induced neurotoxicity. The allele and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NQO1 gene were similar in the manganism cases and control subjects. Conclusion It is possible that CYP2D6 gene may be a valuable susceptibility biomarker responded to Mn-induc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in workers exposed to manganese. 【Key words】 Manganese Poisoning Cytochrome P-450CYP2D6 Polymorphism (Genetics)
尽管职业性锰中毒的致病因素业已明确,但是在同样的作业环境、同样接触水平的工人中,仅有部分人发生中毒,提示个体对锰敏感性/耐受性存在着差异。本研究尝试从基因水平研究对锰的易感性差异问题。 锰中毒发病机理的研究提示锰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神经细胞退行性变性,其中氧化还原失衡、自由基的产生和能量代谢障碍可能起重要作用。细胞色素氧化酶参与多种外源性化学物的生物氧化过程,谷胱苷肽S转移酶和NADP(H)细胞色素-醌氧化还原酶(NQO1)则可能参与亲电子化学物的解毒过程。在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研究基础上[1,2],本研究对CYP2D6基因和NQO1基因多态性与锰中毒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病例组49名慢性锰中毒患者来源于3个钢铁公司近15年积累的现存病例,由当地职业病诊断组集体诊断。其中轻度锰中毒36名、重度锰中毒13名。经审核这49例病例均符合我国慢性职业性锰中毒诊断标准(GB03232-82)。锰中毒病例的工种为电焊工和锰铁冶炼工,均接触含锰烟尘。50名对照组工人与中毒患者来自同一车间,相同工种和性别,其年龄和接触锰的工龄也与病例组相近,每年的体检均未发现锰中毒。调查时的体格检查亦未发现有锰中毒的症状和体征。 2.研究方法: (1)一般情况:主要对工人的锰接触水平和接触时间、民族、个人嗜好、健康状况、临床表现、药物使用情况及家族遗传病史等进行调查,并与历年体检结果比较核实。 (2)样品采集及处理:采集静脉血样5 ml,5% EDTA抗凝,冷藏。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溶于Tris-EDTA溶液中-20℃保存[3]。 (3)基因分型:CYP2D6L基因:按照文献报道的引物序列GCGGAGCGAGAGACCGAGGA(2098~2117)和CCGGCCCTGACACTCCTTCT(3181~3200)合成引物[4,5],扩增包含exon6的2938位点的1 102 bp片段。L突变(2938位点上C-T替换)失去了1个限制性内切酶(HhaⅠ)的酶切位点。NQO1基因:按文献报道的引物序列5′-AAGCCCAGACCAACTTCT-3′和5′-GCGTTTCTTCCATCCTTC-3′合成引物[6],扩增exon6包含609位点的195 bp片段。在609位点上的C-T替换,产生了1个新的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的酶切位点。 (4)统计分析方法:χ2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
结果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及暴露水平:电焊工作业现场采样测定空气锰浓度为0.06~7.80 mg/m3(中位数3.90 mg/m3),锰铁冶炼工作业车间锰尘浓度为0.03~10.00 mg/m3;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锰接触水平基本相同,锰作业工龄也接近(病例组18.8年,对照组20.9年)。两组的年龄和性别构成以及烟酒嗜好情况亦相似。统计学检验结果均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镍和镉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甲基汞对大鼠胚胎细胞毒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