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s蛋白在LPS免疫激发大鼠脑内的分布 |
|
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提供一些线索。
材料和方法
1. 动物与分组 成年SD大鼠10只,体重250~350g,安静、温暖(20℃)、避强光的环境中饲养48h。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4)。 2. 实验组 2.1 动物模型及切片制备:乙醚吸入麻醉后,经腹腔注射300μl生理盐水溶解的LPS 100μg(Sigma,0127∶B8),动物存活3 h后用1%戊巴比妥钠深麻,开胸经左心室至升主动脉插管,先以100 ml生理盐水冲洗血液,随后用冷的(4℃)含4%多聚甲醛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B,pH7.4)灌流固定。灌毕取全脑置于含30%蔗糖的0.1mol/L PB内(4℃)至组织块沉底。冰冻连续冠状切片,片厚30μm。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入含0.3% Triton X-100处理后,按ABC法先进行抗Fos免疫组织化学反应。依次孵育于:(1)兔抗Fos抗体稀释液(1∶3000,Santa Cruz)24h(4℃);(2)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IgG(1∶500,Sigma)2h(室温);(3)生物素-卵白素-HRP复合物(ABC,1∶500,Sigma)2h(室温)。以上每一步骤之后均用PBS液充分漂洗3次,每次10min。最后用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胺法呈色。然后常规裱片、脱水、透明、DPX封固、光镜观察。 3. 对照组 3.1 麻醉对照实验(n=2):正常大鼠经乙醚吸入麻醉,3h后戊巴比妥钠深麻处死,灌流固定取材同前,切片按ABC法进行F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2 生理盐水对照实验(n=2):正常大鼠乙醚吸入麻醉后经腹腔注入300μl生理盐水,存活3h后戊巴比妥钠深麻处死。切片按ABC法进行F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替代实验:取实验组大鼠部分大脑切片,用0.01mol/L PBS代替兔抗Fos第一抗体,再按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1. 实验组 1.1 大脑:额顶皮质和扣带皮质有较密集的Fos阳性分布。梨状皮质(图1)、外侧隔核腹侧部、中央杏仁核(图2)、斜角带核及终板血管器内有中等密度的分布(图3)。其他皮质及核团分布均稀少。 1.2 间脑:下丘脑和丘脑区域Fos阳性产物主要密集分布于下丘脑室旁核(图4)和丘脑室旁核(图5),弓状核、视上核(图6)、视交叉上核和下丘脑外侧区等有中等密度的分布,外侧缰核和正中隆起内亦可见到少许Fos表达。 1.3 小脑:小脑内无明显Fos分布密集区。 1.4 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及外侧臂旁核内有中等密度的Fos阳性分布,脑桥核、上丘、前庭内侧核和蜗神经核内也有少量的Fos阳性分布。Fos阳性细胞在延髓的分布极具规律性,主要密集分布于中、尾段延髓,多为深染,两侧呈对称性分布。集中分布于延髓背内侧部(DMM),其次分布于延髓腹外侧区(VLM)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网状带(IRt)内,三者形成了一条背内-腹外方向伸展的弧形带状区——延髓内脏带。Fos阳性细胞在DMM内主要分布于弧束核联合亚核、内侧亚核和最后区(图7),VLM内主要位于腹外侧网状核(图8),在IRt则主要集中于其内侧部。此外,三叉神经脊束核、外侧楔核和下橄榄核等也有少量的Fos分布。
图1 大脑梨状皮质内Fos阳性细胞 ×40 Fig.1 Fos positive neurons in the piriform cortex. ×40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Fos蛋白在血管加压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脑内的分布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用BrdU标记技术观察大鼠脊髓上胸段灰质细胞的分化发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