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及预防与控制成就 |
|
0万例。 按照目前的流行趋势,及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的力度,对各类高危人群的流行情况做分析,专家预测HIV感染者2000年可达60~100万人。很难作长期预测,2010年可能达150~1 000万人。《中国艾滋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提出,2010年中国HIV感染者要控制在150万。 我国正处于广泛流行期,根据有关人群HIV感染率调查及全国近百个HIV哨点监测资料,我国目前各类人群估计的HIV感染率概括说:某些高危人群(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已达百分之几;其余高危人群(性病病人、暗娼、部分有偿供血员等)感染率已达千分之几;而一般人群(居民)的感染率为万分之几。一个国家如进入泛滥期,上述三类人群的HIV感染率将各进一位数,即达到百分之几十,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表1 中国HIV感染者按传播途径分布表
(截至1998年底)
传播途径 HIV感染人数 %
性接触传播
异性 816 6.5
同性 18 0.1
小计 834 6.6
经血液传播
静注毒品 8776 69.4
输血 22 0.2
血液制品 13 0.1
小计 8811 69.7
母婴传播 9 0.1
不详 2985 23.6
合计 12639 100.0
(卫生部疾控司/部艾中心)
二、 我国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 我国对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涉及面较广,举例如下。 1. 瑞丽等地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观察及前瞻性定群研究:自1990年起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室(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艾滋病室,下同)及云南省卫生防疫站等在瑞丽等地每年对吸毒人群的HIV感染作横断面调查并建立定群研究,共观察2 179人次,证实1992~1995年三县静注毒品者横断面调查的HIV感染率瑞丽最高(50%~81.8%);陇川次之(36.5%~44.8%);潞西最低(0%~5.1%)。而对HIV抗体阴性的静注毒品者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获得的发病率(/百人年)亦瑞丽最高(30.1%);陇川次之(17.2%);潞西最低(0.6%)。感染者的配偶1990年感染率为3.1%(2/64),1997年达到12.3%(10/81)。在开展HIV感染自然史研究中,对瑞丽195例感染者死因分析,三分之一归属于HIV感染,三分之一由于意外死亡或吸毒过量。阐明了瑞丽吸毒人群自HIV感染发展为艾滋病病人的中位潜伏期为8年;经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阐明该地区存在HIV-1的B、E及C亚型(约占三分之一)。并开展了感染者CD4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测定。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新中国炭疽防治成果与研究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bax基因在小鼠睾丸及实验性隐睾中表达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