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胆石症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囊结石的患病率偏高。因为空腹导致胆酸分泌量下降,而胆固醇的分泌没有变化,结果引起胆汁成石指数升高。同样的道理,如果通过控制饮食来降低体重,则可以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率。
四、饮食因素
  素食者明显是低暴露人群,减少蔬菜纤维的摄入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关[21],推测蔬菜中的高纤维有保护作用。高纤维饮食在非洲黑人中很普遍,他们的胆石患病率极低。但在南非的研究,没有得出相似的结论。
  另据报道[22],高糖、动物脂肪、油炸食品、过量食油及高能量饮食与胆石的形成有关。钙的摄入与胆石症负相关,钙离子通过阻止肠道回流胆汁的重吸收而改变胆汁成分,使胆石形成概率降低。但又有研究认为[5],低钙、低能量饮食是妇女胆石症的危险因素。豆类与胆石症的关联在不同的研究中得到的结论不一致,推测可能是由于豆类的种子和荚菜在胆石的形成中有相反的作用。
  五、女性生理、生育
  月经周期及初潮年龄与胆石症的关联不确定。许多文献报道[1,2],绝经妇女,患胆石症的危险性增加。雌酮是绝经后妇女体内主要的雌激素,它可提高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促使胆石的形成。
  怀孕会增加患病危险,且大多数结石发生于孕后第二、第三个月。首次怀孕年龄与胆石症无关。研究发现[23],与未孕者相比,孕1次及1次以上者的OR值为1.2(90%CI 1.02~1.36);随怀孕次数增多,患病危险性增加[1]。认为妊娠妇女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指数随妊娠周数的延长而增加。此外,妊娠时,胆囊张力降低,致使胆汁淤积,形成胆石。另有研究认为,怀孕、孕次与胆石症的关系不明确。
  高产次是胆石症的高危因素。美国研究报道,妇女生育4次以上,OR值为2.0(95%CI 1.3~3.2)。意大利研究发现,分娩5次以上,OR值为2.9(95%CI 1.1~7.3)。有些文献报道[2],控制了血脂和肥胖两因素后,产次多与胆石症的关联无显著性。
  口服避孕药与胆石症的关联不确定。哈佛医学院从1989年开始,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年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8]。研究发现,从未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患胆石病的危险性没有增加,在过去10年中或更长时间内有服药史的和当时避孕药的使用者,危险性略有增加(RR=1.2,95%CI 0.9~1.6)。使用口服避孕药,使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略有上升,胆汁酸水平下降,但胆囊的功能、容量、收缩后的残留量以及最大排空比例没有明显改变。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小儿胆囊炎、胆石症62例分析
    胆石冲剂制备及临床应用
    床边胆道造影指导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石症
    70岁以上老年人胆石症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胆石症的形成因素及预防对策
    老年人胆石症146例围手术期的处理
    探讨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方式
    胆石性肠梗阻16例诊治体会
    胆石病家族聚集性及遗传方式的研究
    胆石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老年胆石症病人行LC后并发症的预防
    中药胆石宁袋泡剂质量标准研究
    胆石宁袋泡剂制备与临床观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