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关节炎中B7 CD28 CTLA

g牛II型胶原(BIIC)与5 ml FA研磨均匀后,以100 μl/只皮内注入50只大鼠尾部。21 d后以100 μg/只的BIIC再次免疫大鼠,分别于第25天,第30天,第35天,第40天,第45天取10只大鼠进行临床指征、组织病理学和血清免疫学分析。将CTLA-4Ig和对照Ig分别于初次免疫7 d后开始注射入相应大鼠(每4天 1 mg/kg大鼠)。
1.3 依据大鼠每只爪的症状临床指征评估 为1~4分,1:红;2:肿;3:趾关节变形;4:关节强直。
1.4 血清抗胶原抗体滴度测定 采用眼眶后取血的方法,在不同时间采取大鼠全血。分离血清并冻存于-20℃。经加热灭活后用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首先用0.1 ml的0.01 mg/ml的BIIC包被微量滴孔板,4℃过夜;用1%BSA进行封闭;血清经1:500稀释后加入滴孔,室温孵育2 h;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兔抗大鼠IgG抗体,室温孵育1 h;加入3,3-二氨联苯胺过氧化物酶反应底物;在酶标仪405 nm处读取光密度(OD值)。
1.5 组织病理学检查 取鼠爪浸泡于福尔马林溶液3 d后脱钙,进行石蜡包埋,经过胫骨和跗骨关节中心纵行切片,用苏木素和伊红染色。
1.6 统计学处理 不同组间均值方差分析及t检验。

2 结果

2.1 CTLA-4Ig可阻止SD大鼠发生胶原诱发性关节炎 本研究以BIIC和CFA混合物免疫SD大鼠,并于3 w后进行再次免疫,之后于不同时间对SD大鼠观察到关节炎的发生,并且发病率随免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如图1。
  为定量评估疾病活动程度,我们对大鼠关节症状程度进行了评分。结果表明,注入CTLA-4Ig的大鼠中未发生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而注入对照Ig的大鼠组在第25天时已出现关节炎症状,病情发展到第45天时出现关节强直。其临床指征评分如图2所示。




图1 BIIC诱发大鼠关节炎
Fig.1 Incidence rate of BIIC induced rat arthritis




图2 大鼠关节炎临床指征评分
Fig.2 Clinical index of rat arthritis




图3 大鼠模型血清抗BIIC抗体水平
Fig.3 The levels of anti-BIIC antibody in rat models

2.2 CTLA-4Ig可降低大鼠对BIIC的体液免疫反应 本研究对BIIC免疫SD大鼠后不同时段的血清抗BIIC抗体滴度。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在经BIIC免疫后,血清中抗BIIC抗体水平迅速上升,与大鼠的关节炎病程相平行,而且在观察期内维持高水平。而经CTLA-4Ig处理的大鼠中的抗BIIC抗体滴度显著低于相应时段的对照组大鼠(P<0.01),如图3。
2.3 组织病理学分析 本研究对CTLA-4Ig处理与否的大鼠经BIIC免疫后的爪关节进行组织切片分析。经苏木素和伊红染色,在光镜下可见,经IgG2a处理的对照组大鼠的关节出现了明显的单核细胞浸润,多形核细胞聚集,关节膜增厚,软骨及骨损伤。淋巴结炎和骨损伤。而经CTLA-4Ig处理的大鼠未出现明显的组织改变和炎症反应过程。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先天性腓骨及第二趾缺如合并跟距关节融
    不同关节病理程度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肌
    各类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功能康复
    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源性肌肉软弱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人工关节假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恶性淋巴瘤一例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致肺动脉栓塞一例
    挛缩膝关节髌韧带轴向应力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皮质的肥厚反应
    关节镜下自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及有关
    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