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核苷酸序列分析

女8例,平均年龄为47.3(34~70)岁,血透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96个月,平均透析时间为36.8个月。血透前均无肝炎史,乙型和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均阴性,透后3个月~3年出现ALT增高,乙型和甲型肝炎标志物多次阴性,其中5例透析时间在2年内者透前抗-HCV阴性。本中心每月常规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和血气分析,每3个月检测乙型和甲型肝炎标志物,1994年4月后常规检测抗-HCV。此15例患者均经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证实抗-HCV和HCV RNA阳性,方法见文献[5]。

二、核苷酸序列测定

  1.引物:引物由中科院上海细胞研究所合成。SE1:5′-CTACTCCGGATCCCACAAGC-3′(相应于HCV J株1 338~1 357位),ASE1:5′-GGGCTCGGAGTGAAGCAATA-3′(相应于HCV J株1 848~1 867位),SE2:5′-ATTCCATGGTGGGGAACTGG-3′(相应于HCV J株1 414~1 433位),ASE2:5′-GCAATACACTGGACCACACA-3′(相应于HCV J株1 883~1 852位)。
  2.RT-Nested-PCR检测:由SE1、ASE1引导进行第1轮扩增,SE2、ASE2引导进行第2轮扩增。取第2轮PCR产物20 μl进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5]。
  3.序列分析:第2轮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超纯胶电泳纯化后作为测序模板,以SE2或ASE2末端标记同位素(γ-32P)作为测序引物,使用双链DNA循环测序盒(GIBCO BRL公司产品)进行序列分析[6]。

结果

  一、15例血透患者感染HCV分离株HCV RNA HVR(E2/NS1区)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见图1。




图1 15例血透患者HCV分离株E2/NS1区部分核苷酸序列(1 479~1 559为高变区)

  二、15例血透患者相互间HCV分离株HVR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
  由表1可见,各分离株间HCV RNA HVR核苷酸序列同源性57.50%~97.50%。

表1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HCV分离株间E2/NS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的比较(%)

分离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00.00                            
2 65.00 100.00                          
3 83.75 66.25 100.00                        
4 88.75 63.75 87.50 100.00                      
5 85.00 62.50 86.25 95.00 100.00                    
6 86.25 63.75 87.50 92.50 92.50 100.00                  
7 87.50 63.75 91.25 90.00 90.00 80.00 100.00                
8 93.75 65.00 82.50 85.00 86.25 85.00 83.75 100.00              
9 60.00 63.75 61.25 57.50 60.00 58.75 61.25 62.50 100.00            
10 85.00 62.50 91.25 95.00 95.00 91.25 92.50 85.00 58.75 100.00          
11 86.25 63.75 90.00 88.75 91.25 87.50 92.50 86.25 63.75 90.00 100.00        
12 92.50 63.75 83.75 88.75 90.00 87.50 88.75 97.50 67.50 87.50 88.75 100.00      
13 93.75 63.75 81.25 83.75 85.00 85.0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气腹的血液动力学
    我国某县血液筛选后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残
    人血液不同成份吸收光谱探讨
    血液透析病人实施丙肝及乙肝预防控制措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检测
    强身丹对21月龄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如何合理选择
    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控制性降压对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安全性的
    地氟醚对体循环和肝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临
    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手术中的应用
    不同透析方法对尿毒症贫血的影响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