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当前传染病及其免疫预防面临的新挑战

6 1977 肾综合征出血热 病毒 汉坦病毒
7 1977 空肠弯曲菌肠炎 细菌 空肠弯曲杆菌
8 1980 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病毒 人T细胞嗜淋巴病毒Ⅰ型
9 1981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株
10 1982 出血性结肠炎 细菌 大肠杆菌O157:H7
11 1982 毛皮样细胞白血病 病毒 人T细胞嗜淋巴病毒Ⅱ型
12 1982 莱姆病 细菌 伯柔疏螺旋体
13 1983 顽固性腹泻 寄生虫 比氏肠孢虫
14 1983 胃溃疡、萎缩性胃炎 细菌 幽门螺杆菌
15 1983 艾滋病 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6 1986 顽固性腹泻 寄生虫 卡晏环孢子球虫
17 1988 突发性玫瑰疹 病毒 人疱疹病毒6型
18 1989 人欧利希病 细菌 查菲欧利希体
19 1989 丙型肝炎 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20 1990 戊型肝炎 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21 1991 委内瑞拉出血热 病毒 瓜钠瑞托(Guanarito)病毒
22 1991 非典型巴贝西虫病 寄生虫 巴贝西虫新种
23 1992 地方性流行性霍乱 细菌 霍乱弧菌O139
24 1992 猫抓病 细菌 巴尔通体
25 1992 环形孢子虫病 寄生虫 环形孢子
26 1993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病毒 汉坦病毒分离株
27 1994 巴西出血热 病毒 萨比亚(Sabia)病毒
28 1995 庚型肝炎 病毒 庚型肝炎病毒

  慢性病的疾病找出了病原体,并确认这些疾病的传染性,如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溃疡或萎缩性胃炎,HBV、HCV、 HGV引起的肝癌,人类T细胞嗜淋巴病毒I、II型即HTLV-I及HTLV-II分别引发的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及毛皮样细胞白血病等。相信今后还会发现新的传染病和新的病原体。
  2. 传统传染病重扰人类:一些传统传染病曾被有效控制,但由于病原体的变异、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近年又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之势,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3方面:
  (1)除了发现新的病原体之外,当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出现了耐药株、可变异株引起的传统传染病的再度爆发和流行,如抗药株引起疟疾、登革热、结核的发病以及变异株引起的霍乱和流感的流行。
  (2)环境改变诱发传染病的流行。如天灾人祸可引起霍乱、胃肠道及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引起出血热的发生及扩散;气候变暖是近年世界气候变化的特点,导致媒介昆虫超常繁殖,造成登革热和疟疾的流行。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当前胰岛素敏感性评估及胰岛素抵抗研究
    2004年上海市普陀区甲 乙类传染病疫情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IFN  TNF 
    延安市在校学生1998 2002年传染病发病
    2004年上海市普陀区甲 乙类传染病疫情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IFN  TNF 
    延安市在校学生1998 2002年传染病发病
    保定市0 6岁儿童常见传染病的调查分析
    有关传染病的误诊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与传染病
    传染病专科医院教学管理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