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非何杰金淋巴瘤一例 |
|
曾小峰 李明佳 张奉春 董怡
患者女性,27岁。口干、眼干伴双侧腮腺反复肿大2年余,进干食时需用水 送服。间断发热,体温37.5℃~38.0℃,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就诊前3个月 发现颈部无痛性肿物,并伴乏力、食欲减退,遂来我院门诊。体检发现双侧锁骨 上、颈部、腋窝及腹股沟可及多个2 cm×2 cm大小之淋巴结,双侧腮腺、颌下腺、 舌下腺肿大,质硬,挤压腮腺时导管口有少许脓性分泌物,肝脾不大,余未见异 常。实验室检查:Hb:137 g/L,WBC 10.3×109/L,尿pH=6.5,血沉3 mm/1h,类风 湿因子1∶256,抗核抗体1∶160,抗SSA抗体(+),抗SSB抗体(+),IgM 8.54 g/L (正常值0.6~2.0 g/L),IgG 4.44 g/L(正常值6.0~16.0 g/L),IgA 3.94 g/L(正 常值0.2~5.0 g/L)。口腔科检查:唾液流率0,唾液IgA 20 U/ml。腮腺造影示主 导管及分支导管不清,腺体明显增大,末梢破坏严重,碘水外流,有碘油池形成。 唇腺活检示小涎腺组织、腺泡高度萎缩,部分导管扩张,间质有大量淋巴细胞、浆 细胞浸润。眼科检查:双眼泪膜破裂时间5秒,Schimer试验0,角膜荧光染色>10个。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有关辅助检查,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用泼尼松及环磷酰 胺治疗3周,疗效不佳。进一步行淋巴结活检显示:恶性非何杰金淋巴瘤(B细胞为主)。 免疫组化:CD20(+++),CD43(++),CD74(+),VCHL-1(++),MAC(+)。确诊后已行环磷 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联合化疗。一个疗程后淋巴结、腮腺肿大消失,其 他症状也明显缓解,疗效显著,目前正在门诊随诊。
讨论 根据本例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符合美国FOX的诊断标准,故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明确;淋巴结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显示非何杰金淋巴瘤诊 断也明确。本例是一典型的干燥综合征合并淋巴瘤的病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 析,其干燥综合征至少已2年以上,因此本例患者的淋巴瘤是在干燥综合征的基础 上转化而来。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 免疫病,其特点是淋巴组织增生和各部位的浸润。当淋巴浸润局限于外分泌腺体 时,只出现临床的口、眼干燥征,淋巴浸润也可出现在腺体以外的脏器,如肾、 肺间质等,当淋巴细胞出现恶性变时则成为淋巴瘤。据国外观察材料表明,干燥 综合征患者淋巴瘤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44倍,多为非何杰金淋巴瘤。干燥综合 征合并淋巴结肿大者占25%~50%,对这类患者要高度警惕淋巴瘤的发生。
目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淋巴瘤者国外已有报道,但国内尚未见报道。本 例即证实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转化为淋巴瘤的可能。由此可见,对干燥综合征患 者当有淋巴结、腮腺肿大时,及时行病理活检是非常必要的,其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风湿 免疫科[曾小峰、张奉春、董怡、李明佳(进修医生)]
上一个医学论文: 口服大量心得安中毒一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面向新世纪临床医师培养的思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