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肌炎并癫痫频繁发作一例 |
|
丁育民 张茂祥
患者女,51岁,因进行性全身肌肉疼痛、乏力,伴皮肤紫红斑半年余,于 1993年10月15日入院,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而致四肢无力,肌肉疼痛,继而 颜面、前额、眼睑及鼻周出现暗红色红斑、水肿及发痒。渐前胸、后背、双手背 部及双下肢亦出现暗红色红斑,红斑局部有不同程度水肿及脱屑。头颈难以保持 直立,吞咽困难,四肢活动受限,全身肌肉无力及疼痛并呈进行性加重且难以忍 受。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既往于1988年曾患肺结核。
体检:被动体位,神志清楚,头发分布稀疏,头皮、前额、眼睑及鼻周、下 颌、颈部、肘及双手背部散在大小不等暗红色紫斑,高出皮肤。背部皮肤呈褐红 色,有脱屑。双下肢亦有散在大小不等暗红色皮损。头略呈下垂状,转动轻度受 限,颈肌、胸壁肌有触压痛,四肢近端肌肉触压痛明显,双臂上举受限,肌力5~ 6级(Rost皮肌炎肌无力分级法),掌间肌轻度萎缩。心、肺、肝、脾检查均未见明 显异常。
化验:乳酸脱氢酶342IU/L,醛缩酶7.4U/L,肌酸磷酸激酶480U/L,天冬 氨酸转氨酶73 U/L,丙氨酸转氨酶76U/L,狼疮细胞阴性,补体C332 mg/L,血 沉30 mm/1h,类风湿因子阴性,抗核抗体阴性,蛋白电泳:γ球蛋白37.3%。胸部 X线片示:双肺陈旧性肺结核,双侧胸膜增厚粘连。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均正常。食 管吞钡检查也未发现异常。病理检查(左上肢肌肉取材)结果:横纹肌组织,肌纤维 有不同程度浊肿,部分肌纤维断裂,间质有灶性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细胞浸润及出 血,小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皮肤组织,表皮轻度角化,表皮明显萎缩, 基底层液化,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真皮深层纤维组 织增生并胶原化。诊断为皮肌炎。应用泼尼松40mg,1次/日,同时配合应用肌生注 射液1支、肌肉注射,2次/日。因病情改善缓慢,半个月后加用5%葡萄糖500ml、氟 美松10mg静脉滴注,1次/日。经上述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但治疗到第24天后,患 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睑抬起,眼球上窜,喉部痉挛,发出叫声,口唇先张而后突 闭,意识障碍,面部及双上下肢肌肉抽搐震颤,皮肤苍白,出汗。但持续时间短 暂,约10~30秒后呼吸恢复,口吐泡沫,意识清醒,自觉体倦乏力,全身肌肉疼 痛明显加重,每日可如此发作1~3次。即请本院神经内科会诊,诊断为癫痫,给 予鲁米那0.03 g,3次/日,苯妥英钠0.1 g,3次/日,经以上对症治疗癫痫发作 明显减少,2周后基本停止发作,即改用卡马西平100 mg,3次/日预防治疗。在 上述治疗基础上又加用环磷酰胺50 mg,2次/日,病情日趋减轻,于1994年3月19日 出院。半年后随访,临床痊愈,癫痫亦未发作。
讨论 皮肌炎是结缔组织疾病之一,以皮损及肌肉疼痛和肌无力为主要表现。 其并发症多为心包炎、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右心功能不全、肺心病等,并 可并发吸入性肺炎及间质性肺炎,合并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可达5%~50%,为一般 人群肿瘤发生率的5~11倍。)并可重叠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尤以系统性硬化症,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为多见。皮肌炎并发癫痫病发作的极为罕见, 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未见类似报道。此病例既往无癫痫病史,家族 中亦无同类病史,在治疗中途突然频发,其发病机制不清。在成年人发作的症状 性癫痫中,除损伤外,幕上肿瘤也是常见原因。因皮肌炎并发肿瘤的机率较大, 该病例并发癫痫是否与颅内肿瘤有关?因未作头颅CT等检查而不能得知,有待进 一步探讨。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并发唇癌一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多潘立酮片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一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