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风湿性疾病诊断治疗学术会议纪要 |
|
大的张一平教授的研究提示软骨蛋白聚糖多聚体G1功能区和连接蛋白可能是致病性自身抗原,参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台湾学者提出HLA-DRB10405是RA的疾病易感因子,而HLA-DR4与RA的骨侵蚀相关。中山医科大学对RA滑膜组织的病理研究示滑膜衬里下层浸润的巨噬细胞数与RA的病情活动及关节破坏呈明显的正相关。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及炎症局部增生。安徽医科大学等单位研究了滑膜细胞的Calpain、Calpastatin表达的失衡及外周血CD4+淋巴细胞ICAM-1表达与RA发病及疾病活动的关系。CTLA-4分子表达于激活的T淋巴细胞,CTLA-4的表达对RA关节炎症具有下调作用。贫血是RA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提示,贫血可能与RA患者血清中存在造血干细胞抑制物及TNFα TNF-γ引起铁代谢紊乱、抑制EPO的生成和作用有关。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报道了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抗体、抗RA33抗体的检测可显著提高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以上两种/两种以上抗体阳性预示更重的关节破坏。 在RA治疗方面,有多篇论文报道了MTX、氯喹、SASP、雷公藤、正清风痛宁等药物单一或联合应用治疗RA取得一定疗效,但缺少大样本、多中心及长期随访研究资料,日本学者Ikuo Nagaya介绍了日本在RA手术治疗方面的经验。第二军医大学的153Sm柠檬酸羟基磷灰石滑膜切除术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3 血清阴性关节炎 目前认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多基因遗传病,除HLA-B27以外还有其他遗传因素存在。上海免疫学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患者MICA A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性增高,作者认为可能是新的易感基因。本次会议有多篇论文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北京协和医院的83例USpA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6,平均年龄28.9岁,平均病程3.1年,临床症状轻,均无腰椎活动受限,HLA-B27阳性率低于AS组,X线不一定有骶髂关节炎的表现,并推荐使用Amor标准。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报道了幼年发病型脊柱关节病(JSpAS)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其190例JSpAS患者中半数以上约在发病6.3年后发展为JAS。提示8岁以后发病的男孩,发病前伴有发热、腹泻、或尿道炎的前驱表现,下肢非对称性的单/寡关节炎、足根痛或肌腱端病、腊肠指(趾)、虹膜睫状体炎、HLA-B27阳性和脊柱关节病及银屑病病史为JSpAS常见临床表现。并报道了反应停对4例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作用的初步观察,其治疗作用的确切机制及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第七例——全身皮肤硬化,活动后呼吸困难 下一个医学论文: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致肺动脉栓塞一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