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的改变 |
|
;g/g体重链脲佐菌素(STZ,美国Sigma公司提供)。2~3周后测糖耐量,选异常者13只加喂高脂、高糖、高热量饲料(22%脂肪,52%蔗糖,18%蛋白质及适量混合盐,维生素及纤维素等,热量为20.2 J/g),为糖尿病组。另一组20只大鼠不注射STZ,喂普通饲料,为对照组(有3只在实验中死亡)。均单个喂养,定期记录体重,测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水平,观察18周。 二、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测定[2,4,5] 自由进食状态的Wistar大鼠引颈处死后迅速取出肝组织,制成10%(w/v)匀浆。匀浆液于4℃,100 000 g,超速离心60分钟,吸除上清液表面的脂肪层。0℃下,吸取上清液10 μl,反应介质pH 7.4,含4 U/ml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美国Sigma公司提供),100 mmol/L或0.5 mmol/L葡萄糖,最后分析体积为1 ml。于37℃孵育30分钟后,测定荧光。批间变异系数5.1%,批内变异系数2.6%。 三、血糖和血胰岛素的测定 按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血糖测定试剂盒由北京生化试剂厂提供)。以标准葡萄糖5.56 mmol/L(100 mg/dl)为质控。按放免分析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测定试剂盒由北京401研究所提供),以鼠标准胰岛素(Sigma公司产品)作标准曲线。胰岛素测定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4%和9.7%。 四、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比较,方差齐时采取Student's t检验,若方差不齐时采取Student's t′检验。
结果
一、血糖水平 观察18周,糖尿病组动物未见有明显多饮多食症状,毛发色泽如常,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定时做糖耐量试验(ipGTT):大鼠于禁食12小时后,腹腔注射葡萄糖2 mg/g体重,分别采血测0、0.5、1及2小时血糖。 糖尿病组动物在实验第5、9和13周时,均表现明显的糖耐量异常(表1)。观察18周时自由进食状态动物(对照组)的血糖水平,糖尿病组明显高于之,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2)。 二、血胰岛素水平 实验第5周,做糖耐量试验的同时测胰岛素释放水平,糖尿病组(13只)空腹胰岛素水平(±s)0.41±0.05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只)0.23±0.04 μg/L(P<0.05),糖负荷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附图)。观察18周时两组胰岛素水平,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表2),结合同时期的血糖水平,均提示糖尿病动物存在胰岛素抵抗。
附图 实验5周时两组胰岛素释放曲线
表1 两组大鼠不同时期糖耐量试验的血糖水平比较
时期 组别 只数 不同时间血糖水平(mmol/L,±s) 空腹 腹腔注射后半小时 腹腔注射后1小时 腹腔注射后2小时 实验5周 糖尿病组 13 5.6±1.2 23.9±6.0*** 21.4±7.5*** 18.3±7.7**
对照组 20 5.1±0.7 12.9±5.3 9.6±3.8 9.3±3.2 实验9周 糖尿病组 13 7.2±3.5 23.9±4.8** 21.6±5.6** 15.6±5.8** 对照组 20 5.6±1.1 16.6±4.8 10.6±1.1 8.1±1.1 实验13周 糖尿病组 13 6.9±2.3* 22.5±3.6*** 19.8±2.7*** 16.2±4.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两种剂量重组干扰素 下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与尿白蛋白排泄的关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