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五角场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
。患病粗率为0.47%,标准化患病率为0.28%。其中男性患病粗率为0.22%,标准化患病率为0.14%;女性患病粗率为0.71%,标准化患病率为0.41%。男女性患病率之比约为1∶3,从表3可以看出,R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根据病史,多数患者(尤其女性患者)是在中年后起病。
表3 RA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年龄组 岁 男性 女性 男性+女性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25 0 0 0 0 0 0 ~35 0 0 1 0.21 1 0.10 ~45 1 0.11 4 0.43 5 0.26 ~55 2 0.42 3 0.64 5 0.53 ~65 1 0.25 5 0.99 6 0.67 ~75 2 0.48 6 1.36 8 0.93 >75 1 0.76 5 2.23 6 1.69 合计 7 0.22 24 0.71 s31 0.47
3 讨 论 本调查显示,上海市五角场区RA标准化患病率为0.28%,与汕头地区(0.20%~0.26%)[1]、北京郊区(0.34)[2]、山东地区(0.36%)[3]的调查结果较为接近,与中国台湾Quemoy岛农村(0.3%)[7]、日本农村的调查结果也相似,但不到白种人(1.0%)[8]的一半。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与国内外报道结果一致[3,5]。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为:≥60岁人口达10%或≥65岁人口达7%者称老年型人口。1990年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者占8.4%,≥65岁者占5.85%。本次调查,≥65岁者占总人数的18.4%(1 212/6 584)。即使算上≤15岁的少年儿童1 352人,≥65岁者占总人口的15.3%(1 212/7 936)。本次调查人群显然属于老年型人口,而RA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故其患病粗率明显高于标准化患病率。若按患病粗率计,则上海市五角场地区的RA患病率高于上述地区。国内一些风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未对调查结果进行标准化,给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调查结果的相互比较带来困难,甚至得出错误结论。 本调查所见风湿病症状以膝、腰、肩、颈四处为好发部位,而在汕头地区,风湿病症状频率以腰部为最高,膝和颈部次之,膝关节痛的患病率介于南方(3.3%)和北方(29.0%)之间,腰痛和颈痛的患病率低于南方(11.5%和3.5%)、北方(35.0%和6.0%)[1,2]。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因一般性风湿病症状而就医的均约为症状阳性者的45%,另有一半以上的关节疼痛者未就医,主要原因可能是关节疼痛较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本次调查还发现许多骨性关节炎患者被其他医院误诊为RA,表明我国的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水平仍不高。着力提高内科医师对风湿性疾病的认识,已迫在眉睫。 (志谢:本项目得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陈顺乐教授和本校流行病学教研室王能久教授的技术指导及本校军医系和卫勤系93级长海医院实习组同学的大力支持、本校统计学教研室贺佳和钱亢老师统计学方面的帮助。部分经费由诺华公司和西尔药厂资助。)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脊柱关节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一氧化氮在实验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