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
|
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死亡。Knig h t等[3]报告的18例手术中,5例发生Ⅲ度AVB,11例发生RBBB。Bhargawu等报道1例 Ⅲ度AVB需安置起搏器;Dimario等[4]报道1例术后出现Q波形前壁心肌梗死合并CR BBB。本研究24例中,合并CRBBB 18例,合并CLBBB 2例,4例LAHB;合并Ⅰ度AVB 14例,合 并Ⅲ度AVB 9例,需安置永久性起搏器者1例,而且Ⅰ度AVB与其它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存在。 从本研究 及其它研究报告看出,HOCM的化学消融术的主要并发症是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 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由于间隔支供血影响间隔部位的心脏传导系统,即房室结 和房室结以下的左右束支。右束支细而长,在心肌内走行较长,因此右束支更易受累。至于 引起Ⅲ度AVB及CLBBB是否与注入乙醇过多、化学消融血管支过多有关,目前观察尚不能做出 结论。 我们观察到注入无水乙醇后发生频发室早、短阵室速18例,给予极化液静滴及少量利多 卡因静脉注射,术后均持续不超过24小时。文献[5]报道15例化学消融治疗HOCM, 其中频发室性早搏6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考虑与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复极不 均一性,造成心肌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有关。 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机制已如前述。引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可能与无水乙醇返流进入前降 支有关;引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则可能与闭塞的间隔支远端由于注入无水乙醇量过多,血管 腔内压力增高,无水乙醇通过交通支进入支配下壁心肌的血管内有关。 本院自1997年7月份开展此项工作,至目前已完成24例,目前尚无死亡病例。而Seggeni ss报告的114例,有2例死亡,说明该方法有一定的病死率。 我们认为化学消融术治疗HOCM的并发症有急性心肌梗死、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 阻滞、室性早搏等。但上述并发症多数是一过性的,术后1周内大多数可逐渐恢复。发生的 并发症以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多见,以Ⅲ度AVB最严重。因此术前一定要置入临时起搏电极至 右心室,以防术中及术后发生Ⅲ度AVB。
本课题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9910500301) 作者单位:张薇薇(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辽宁省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 沈阳,11001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综合医院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操作3286例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异搏定治疗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