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危险因素分析 |
|
09/L。 2.2 多因素主成分分析:对死亡组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对SLE患儿预后不良有影响的变量,根据贡献率大小依次为:肾功能不全、未系统治疗、病情反复≥3次,这三个变量累积贡献率为65.8%。
3 讨 论
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受累,最常受累的器官是肾脏。文献[3]报道,在病情早期多达60%~80%患儿即有尿检异常,后期肾脏损害的发生率更高,如果进行肾活检几乎所有SL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本组113例SLE患儿83例有肾脏损害,占发病的73.5%。我们观察发现小儿狼疮肾炎可在病初、病程中期或晚期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以肾脏受累为首发症状的SLE在小儿并不少见,极易误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应该引起重视。 本组资料显示:小儿狼疮肾炎的临床类型以肾病综合征为常见(占71.6%),多表现为肾炎性肾病,87.8%伴有补体C3下降。由于小儿狼疮性肾炎一半以上为Ⅲ型(局灶增殖)或Ⅳ型(弥漫增殖)肾炎以及需要治疗的重型狼疮[4],因此,与成人比较,病情进展快,预后不好。本组有3例于发现肾炎同时即有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多数患儿在肾炎后6个月~4年出现肾功不全,从发生肾衰至死亡时间短者5个月,长者为5.5年。至本文总结时83例狼疮肾炎患儿有33例发生肾功不全,死亡19例,占死亡组79.2%。由此可见,肾功不全是儿童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如何预防和控制肾功不全的发生和发展是当前小儿SLE治疗规划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小儿SLE的治疗仍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本组病例轻症者口服强的松治疗,重症者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合并狼疮性肾炎或狼疮性脑病的加用CTX冲击。患儿经上述治疗后,多数患儿病情缓解并维持稳定,但也有少部分患儿由于感染、激素减量、停药或进入青春期而反复复发,病情一次比一次加重,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在死亡组24例中,病情反复≥3次者21例,占87.6%。造成患儿病情反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别患儿未能在医生指导下系统用药,频繁更换治疗方案,擅自减量或停药。死亡组24例中有13例与未系统用药有关。因此,加强对小儿SLE病人的管理,强调在整个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保持治疗的系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对改善儿童SLE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编辑:葛虹■
作者单位:滕月娥(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沈阳 110001) 张旭(沈阳铁路局沈阳医院,沈阳 110001)
参考文献:
[1]吴燕.儿童及青少年狼疮性肾炎的特征及预后.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5,4:456. [2]Tan EM,Cohen AS,Fries AF,et al.The 1982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LE.Arthritis Rheum,1982,25:127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下一个医学论文: 酶免疫斑点法检测心肌抗体结合吸附试验对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