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系膜上动脉破裂1例 |
|
金莉英
患者女, 78岁, 因腹痛2天入院。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 未作处理, 次日疼痛加重, 并波及全腹, 当晚因晕厥急诊入院。既往体健, 偶有头晕, 无高血压病史。体检: 体温35.5℃, 脉搏102/min, 呼吸21/min, 血压7/5kPa。神志清, 精神差, 肥胖, 面色苍白, 巩膜无黄染, 瞳孔正常, 全身皮肤无出血点, 颈部软, 心率102/min, 律齐, 无杂音, 两肺无口 罗音。腹部隆起, 无胃肠型, 肝脾触诊不清, 全腹均有压痛、 反跳痛, 以左侧为重, 移动性杂音(+), 肠鸣音存在。腹穿(-), 腹部平片: 未见液平及膈下游离气体。血常规: 白细胞11.2×109/L, 中性粒细胞0.90、 淋巴细胞0.09, 血红蛋白80g/L, 血小板98×109/L。诊断: 坏死性胰腺炎, 收住内科。入院后测血淀粉酶47U/L, 尿淀粉酶87.6U/L, 肝肾功能正常, 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经积极抗休克、 抗感染及抑制胰酶等抢救后病情未见好转, 贫血加重, 血压下降至零, 病人烦躁, 再次腹穿抽出血样液体, 转外科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 腹腔积血约2000ml, 肝脾正常, 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一分支破裂, 呈喷射状出血, 行结扎术。术后诊断为: (1)肠系膜上动脉破裂; (2)失血性休克。予输血、 消炎治疗后, 创口愈合出院。 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破裂临床极为少见, 术前很难作出诊断。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的病人, 与动脉硬化有关。临床上以急性腹痛起病, 可伴有恶心呕吐、 腹胀、 腹部膨隆、 肠鸣音亢进, 由于血液刺激腹膜可出现全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出血量大时可出现贫血、 休克等症状。呕吐物中不含血液和无血便是与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之重要鉴别点。该病人入院时已处于休克状态, 病史中虽有头晕, 但无明确高血压病史, 故不能作出高血压病的诊断, 也未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直至入院后3小时, 经扩容、 输血等抗休克处理, 血压继续下降至零, 病情垂危, 第2次腹穿抽得血性液体, 行急诊剖腹探查, 术中才得到确诊。通过对该病例诊治, 提示我们: 对腹痛原因不明的老年病人, 尤其伴有贫血及血性腹水者, 要考虑到腹腔器官破裂出血性疾病之可能, 必须严密观察, 及早作出诊断, 估计出血量大者, 应果断采取手术止血, 同时给予全身综合治疗, 方可挽回病人生命。血性腹水只考虑胰腺炎是错误的。对腹壁脂肪厚的病人, 在做腹穿时, 要选择静脉留管针作穿刺, 免得因针头太短抽不出腹水而误诊。本例第一次腹穿阴性为上述原因, 应引起重视。 病人出院后随访3个月, 除血压偏高服降压药外, 全身恢复良好。
作者单位: 金莉英(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 311800)
上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斑疹伤寒并心肌炎 肾功能衰竭1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