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患者LDL亚组分分析初步报告 |
|
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试剂盒购自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并按Friedwald公式计算LDL-C。 LDL亚组分用2%~16%非变性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分离[6]。电泳缓冲液为:Tris 0.09 mol/L、硼酸0.08 mol/L、叠氮钠0.03 mol/L、Na2EDTA 0.0025 mol/L,pH 8.4。凝胶用油红O(0.04%的60%乙醇溶液)染色,5%乙酸脱色后,用岛津930薄层扫描仪扫描、波长530 nm。计算机积分得出各峰面积及LDL亚组分相对含量。建立方法时以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得的小密LDL及大轻LDL确定亚组分位置。同一样品在2次凝胶电泳上各点样4个,计算得出CV为7.2%。 3.统计方法: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值比较用t检验法。小密LDL与TG关系用相关分析。
结果
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血脂水平(表1):冠心病患者血浆TG水平的均数虽高于对照者,但统计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为例数较少,个体差异较大之故。其他各项的均数,两组相近,无统计学差异。
表1 对照组、冠心病组的血脂水平(mmol/L,±s)
组别 例数 TG TC LDL-C HDL-C 对照组 32 1.39±0.58 4.31±0.91 2.30±0.73 1.35±0.27 冠心病组 32 1.72±0.84 4.56±0.97 2.64±0.92 1.33±0.37
2.用2%~16%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可将LDL分为3个亚组分,相应地凝胶扫描时可见3个峰(图1、2)。迁移最快者为小密LDL、最慢者为大轻LDL,中间LDL介乎二者之间。由波峰面积得出各亚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1~4冠心病患者;5~8正常对照者。Ⅰ:大轻LDL;Ⅱ:中间密度LDL;Ⅲ:小密LDL 图1 LDL亚组分电泳图谱
A:Ⅲ:小密LDL占5.7%;Ⅱ:中间密度LDL占61.9%; Ⅰ:大轻LDL占32.2%。 B:Ⅲ:小密LDL占47.7%;Ⅱ:中间密度LDL占23.2%; Ⅰ:大轻LDL占29.1%。→:电泳方向 图2 LDL亚组分电泳图扫描曲线
冠心病组小密LDL占总LDL的(38.0±15.1)%,对照组占(16.5±9.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合并作相关分析时,小密LDL与TG水平呈正相关,r=0.54,P<0.05(表2)。
表2 LDL亚组分相对含量(%)
组别 例数 大轻LDL 中间LDL 小密LDL 对照组 32 38.1±12.7 46.4±14.1 16.5± 9.2 冠心病组 32 34.1±12.2 27.6±11.6 38.0±15.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讨论
Austin等[1]用梯度凝胶电泳法将LDL亚组分的分布分为两类:图形A以大轻LDL为主、图型B以小密LDL为主。分析109例心肌梗塞患者及121例对照者的结果,以图形B为主者心肌梗塞危险性增加3倍。80年代后期Coresh等[2]、Swinkel等[4]、McNamara等[7]报道小密LDL与冠心病关系密切,而且统计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LDL颗粒大小、密度的差别比LDL-C更为明显。Griffin等[3]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与造影阴性者;心肌梗塞存活者及对照者的小密LDL超过2.6 mmol/L的例数,发现小密LDL升高者冠心病及心梗危险性分别为对照的4.5及6.9倍。而且即使用TG、HDL校正后,小密LDL仍为独立的危险因子。STAR[8]及SCRIP[9]试验中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患者治疗数年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病变进展情况,小密LDL为主、治疗后降低的患者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脂餐后血浆乳糜微粒及其残粒相对含量与冠心病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置入支架术与球囊扩张术的比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