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餐后血浆乳糜微粒及其残粒相对含量与冠心病的关系 |
|
n CHD cases than in controls, indicating the amount of chylomicrons in postprandial plasma was larger in CHD cases. The apo B48/apo B ratio in d=1.006-1.019 g/ml fraction 6 hours after the mea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ases with multivessel lesions than in cases with single vessel lesion, indicating the amount of chylomicron remnants was 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onclusions The abov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chylomicrons and chylomicron remnants is a risk fa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longside other conventional factors.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ylomicrons hyperlipidemia
血浆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TGRL)水平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CHD)的关系,是目前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焦点。一系列研究发现,餐后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高度提示是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餐后脂血症可大致分为两个时期:早期以肠道来源的乳糜微粒(CM)增加为主,晚期则主要是肝脏合成及释放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多所致[2]。以往认为,餐后血浆中CM存留半衰期短,清除快,且脂蛋白颗粒直径大,因此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弱。但缺乏严格合理的病例对照研究,且受方法学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空腹及餐后6小时TGRL apo B48的相对含量以探讨CM及CM残粒与CHD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CHD组:共40例于1995年10月 ~1996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男36例,女4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7.1岁)。单支病变19例,多支病变21例。近6个月内无心肌梗塞发作史。 2.对照组:共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40~65岁(平均55.5岁)。为同期来院做健康体检者。无冠心病的症状、体征,无糖尿病及高血压史。次极量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采用改良Bruce方案)。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以上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条件:(1)无糖尿病及肾脏病史,甲状腺功能正常;(2)无消化吸收不良;(3)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7.80 mmol/L,总TG水平<3.33 mmol/L;(4)近3个月内未用调脂药及静脉注射肝素,近1周未用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 二、口服脂肪餐负荷试验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脂肪餐负荷试验,方案参照国外标准[3],并结合中国人饮食习惯改良制定:热量为600 kcal/m2体表面积, 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分别占60%、14%及26%,餐中饱和脂主要为黄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为0.1。受试对象禁食12~14小时后,于试验日清晨15分钟内进食脂肪餐,分别采集餐前(0小时)及餐后6小时2个点的血标本,以EDTA抗凝(1 mg/ml),于30分钟内分离血浆,即刻进行脂蛋白分离,部分血浆置-70℃冻存,于1个月内测定血脂。在8小时脂餐试验期间,只允许适量饮白开水,慢散步。 三、血脂测定 血浆TG及TC浓度采用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磷钨酸镁沉淀法及酶法。LDL-C=TC-(TG/5+HDL-C), 式中各项指标的单位均为mg/dl,TG<400 mg/dl时此公式适用。以上测定均使用同一台日本产AU-5031 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本实验室最佳条件下进行,质控合格。以上血脂指标的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TC≤2.6%,TG≤2.2%,HDL-C≤5.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变化特点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冠心病患者LDL亚组分分析初步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