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负荷与肝损伤及干扰素应答的关系 |
|
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病毒含量进行检测,同一 份标 本多复孔检测的孔间误差较小(小于3.3%~7.4%),稀释后的检测结果与预计值也比较吻合, 表明其重复性和敏感性均较好。此外,该方法操作较简便,抽提后全部检测过程可在5小时 左右完成。
表2 血清HCV含量与干扰素应答
病毒含量 (拷贝/ml) 例数 治疗24周(%) 停药24周(%) ALT应答 病毒应答 完全应答 ALT应答 病毒应答* 完全应答* <1×105 9 9(100.0) 7(77.8) 7(77.8) 8(88.9) 7(77.8) 7(77.8) >1×105 20 14(70.0) 9(45.0) 9(45.0) 13(65.0) 7(35.5) 7(3 5.5) 共 计 29 23(79.3) 16(55.2) 16(55.2) 21(72.4) 14(48.3) 14(48.3)
*:P=0.036 我们分析了血清病毒含量与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的关系,未发现它们之间存 在显著相关。此与其他作者报道相符[4],提示HCV致肝组织损伤的机制与病毒含 量增加无关,特异和非特异抗病毒免疫与HCV致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组病例中,治疗前血清病毒含量介于104~107拷贝/ml,经24周治疗后病毒含量 显著 下降且大多数患者停药后24周仍维持疗效。分析血清病毒含量与干扰素应答间的关系,我们 发现病毒含量较低者其对干扰素的生化和病毒应答率均较高。我们的结果支持干扰素应答与 病毒含量相关的观点[5,6]。
作者单位:赵西平(430030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王宝菊(430030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沈汉馨(430030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郑昕(430030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汪由坤(430030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杨东亮(430030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郝连杰(430030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参考文献 1,Knodell RG, Ishak KG, Black WC, et al. For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umerical scoring system for assessing histological activity in asymptomatic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Hepatology, 1981,1:431-435. 2,Wang CN, Wu K, Wang HT. Quantitative PCR using the Amplisensor assay. In PCR primer. A laboratory manual. ed. Dieffenbarch CW and Dvekster GS. Cold Spr ing Harbor, NY, 1995.193-202. 3,Shiratori Y, Kato N, Yokosuka O, et al. Quantitative assays for hepatitis C v irus in serum as predictors of the long-term response to interferon. J Hepatolo gy, 1997,27:437-44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变化的意义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心率变异性测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