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剂和粉剂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对照观察 |
|
高健 陆志檬 金根娣 翟为溶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的治疗以α-干扰素为首选[1,2],近年来推出了干扰素 的一种新剂型——水剂干扰素(Liquid HSA-Free Roferon A),该剂型以合成的稳定剂取 代了 人血白蛋白,减少血源污染可能,应用方便,且可从瓶中分次抽取,便于剂量控制,减少浪 费。为观察新剂型(水剂)与以往剂型(粉剂)的疗效,进行小样本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997年10月~1998年12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传染科门诊的慢性丙肝患者10例,女1 例 ,男,9例;年龄18~44岁,采用配对研究法,按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含量,肝活检 病理分级、分期标准 将患者分成4对,因第4对粉剂组患者HCV RNA含量偏高,水剂组另增加2例高含量男性患者。 两组患者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HCV RNA含量,肝组织学病变程度均可比。 二、治疗方法与观察项目 干扰素-α2a(IFN-α2a)为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水剂4.5 MU/瓶(批号B003),粉剂 4.5 MU/瓶(批号B0 31)。剂量与疗程:两组均为4.5 MU,每周3 次皮下注射,疗程6 个月。观察项目:治疗前 检查肝 功能,血常规,血清HCV RNA含量和肝活检,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和HCV RNA( 聚合酶链反应),治疗结束复查肝功能,HCV RNA含量,并随访6个月,部分患者治疗结束后6 个月作第二次肝活检。 三、疗效评估 参照1997年AASLD会议的共识,治疗结束时反应率(ETR)指治疗结束时ALT复常率,HCV RNA阴 转率。持续反应率(SR6)指停药6个月ALT持续正常,HCV RNA持续阴转;无反应率(NR)指 治疗结束时ALT异常,HCV RNA未阴转者。并结合肝组织病理变化予以综合评估。 四、实验室检查方法 抗-HCV采用Abbott MEIA药盒(3.0Axsym);HCV RNA为上海华美公司试剂盒,定量检测H CV RNA 为Chiron公司试剂盒;肝功能检测采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仪;肝组织学病理变化按炎症坏 死和肝纤维化程度的分级(grade)、分期(stage),及Kodell的肝组织活动性指标(HAI)进行 评估。
结果
一、治疗前、后两组生化、病毒指标比较 IFN-α2a水剂与粉剂组治疗结束时生化和病毒应答率ETR分别为5/6和2/4;SR6分别为2/6 和1/4;NR分别为1/6和2/4。ALT水平,水剂组治疗前至结束时由(113.7±38)→(37.2±44.7 ) U/L,粉剂组(119.3±84.1)→(65.8±51.1) U/L。HCV RNA含量水剂组治疗前至结束 时由 (6.62±6.1)→<0.2 MEq/ml,粉剂组由(7.27±10.6)→(2.1±3.2) MEq/ml。水剂 组略优于粉剂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二、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 3例治疗前后两次肝活检,例3(粉剂)由G1S0→G0S0,HAI2→0。例4(粉剂)由G2S2→G1~2,HAI 5→4。例6(水剂)由G3S3→G2S2,HAI 11→5。表明经IFN-α2a治疗后肝组织学病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虽然其中2例停药后复发。 三、不良反应 10例患者注射IFN-α2a第1针时均有畏寒、发热反应,粉剂组有1例患者于治疗6周时外周 血白细胞降低,粒细胞绝对数为900,IFN剂量减至3 MU,每周3次,2周后粒细胞上升,IFN 即恢复至原剂量。 四、HCV RNA含量、肝活检、疗程与疗效关系 患者血清HCV RNA含量>1 MEq/ml 6例,疗效评估:2例NR、4例ETR、无1例为SR6;HCV RNA 含量<1 MEq/ml 4例,其中3例疗效评估为ETR+SR6,1例为ETR,提示治疗前血清HCV RNA含 量与疗效相关。肝活检结果未见与疗效之关系。HCV RNA含量最[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干扰素 下一个医学论文: 输液后败血症21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