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
|
A组 治疗前 50 5.30±1.47△ 2.01±0.20△ 4.09±0.59△ 47.70±5.90△ 32.48±15.04△ 治疗后 50 4.23±1.04 1.76±0.15 3.46±0.41 40.70±3.76 21.84±12.46 B组 治疗前 50 5.05±1.62△ 1.94±0.25△ 4.46±1.24△ 45.53±6.14△ 33.90±7.82△ 治疗后 50 4.78±0.45 1.90±0.12 4.44±1.05 44.03±5.20 30.90±8.91
注:A、B组间P<0.001;与对照组比较,△P<0.001;治疗前后比较,A组P<0.001;B组:P>0.05皮细胞,阻碍血栓形成,此作用在肾小球内局部抗凝血以及阴离子修复,减少尿蛋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 通过本组实验观察,肝素钙5000单位每12小时皮下注射1次,使凝血酶原时间保持不超过正常2~3倍,安全有效,可靠。50例病人于疗程结束后无一人发生出血情况。 作者单位:157011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 考 文 献
1 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952. 2 王.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TXB26-Keto. PGFα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中华肾脏病杂志,1992,5:275. 3 刘宝厚,刘新. 血流变学测定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意义. 中华肾脏病杂志,1987,3:128. 4 Meller GJ. Fat consumption and actorll coagulant activity in middle-aged men. Atherosclerosis, 1989,75:19. 5 张庆怡. 肝素钙在肾小球疾病中应用及评价. 实用内科杂志, 1994,5:31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2型糖尿病患者中G6PD缺乏症的基因频率及其对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驱虫药致迟发性脑病的药物暴露与发病因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