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功能状态对院内心脏复苏结果的影响 |
|
朱汉东 范德义 周育德
心脏骤停是最严重的心脏急症。心脏骤停者生存出院率仅3%~27%。本研究分析了心脏骤停CPR成功21例和CPR失败29例的病史资料和CPR结果,探讨心脏骤停前的心脏功能状态对CPR结果的影响。
一、资料和方法
1.CPR成功组:共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9.7±16.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例,扩张型心肌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各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症各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特发性室速、急性酒精中毒各1例。在可能的诱因中,痰阻5例,休克、过敏、呼吸抑制、食道左室调搏刺激各1例,无明确诱因者12例。心脏骤停发生总次数36次,其中CPR成功34次,2例因家属要求放弃抢救。存活4~15小时5例,存活48小时1例,存活10天1例,存活出院14例。随访1年10例生存。 2.CPR失败组:共29例,男性1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5.0±12.4)岁。其中各种病因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18例,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各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包积液、尿毒症各1例。均在1小时内猝死。 3.统计学分析:结果用统计例数表示,用χ2检验。
二、结果
1.CPR即刻生存率为42%,24小时生存率为32%,生存出院率28%,一年生存率20%。 2.在主要伴随病态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所占比例最大(21/50,42%),其CPR成功率最低(3/21,14.2%)。心功能NYHA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者CPR成功率分别为100%、42.9%、37.5%和15.8%,呈逐级下降趋势。心功能Ⅳ级者CPR生存出院率为5.3%,一年生存率为0。 3.CPR成功组与失败组在主要伴随病态、心脏功能状态、心电情况、CPR开始时间、急救小组、电除颤方面均有差异(P<0.05)。
三、讨论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就心肺复苏的结果而言,McGrath等总结12 961例院内心脏骤停,24小时生存率为36.2%,生存出院率为13.8%;英国院内心肺复苏研究系统地报告了3 765例心肺复苏的结果:CPR即刻生存率39%,24小时生存率28%,生存出院率17%,一年生存率12.5%。本研究结果与之相近。 决定心脏骤停者生存的因素包括:心脏骤停时是否有目击者、心脏骤停持续时间和CPR开始时间、心电情况、急救小组和电除颤。心肺复苏后病理生理状况,如低血压、低氧血症和高血糖亦影响复苏结果。心脏骤停前的伴随病态是常常提及的死亡预测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功能状态在CPR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者CPR成功率最低,心功能Ⅳ级者CPR生存出院率仅5.3%,一年生存率为0;在一年生存者中无一例心功能为Ⅲ/Ⅳ级。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功能状态对CPR短期和长期结果有影响。CPR成功率随NYHA级别增高而呈下降趋势,说明心功能越差,CPR成功率越低。因此,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者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短期和长期生存的可能性较小,对其实施心肺复苏应尊重患者生前和其亲友的意愿。
作者单位:430064 武汉市 武汉铁路中心医院心内科
上一个医学论文: 直接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下一个医学论文: 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C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