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附19例报告 |
|
陈寄梅 张镜芳 庄 建 陈欣欣 岑坚正
【摘要】 目的 介绍一种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胸腔积液引流的新方法,并报告19例采用此方法引流的经验。方法 应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19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的胸腔积液。结果 全组19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胸腔穿刺并发症。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的胸腔积液,副作用小,效果良好,值得介绍推广。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胸腔积液 引流法
胸腔积液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1]。传统的胸腔积液引流方法是通过一条橡胶管,连接胸腔和玻璃水封瓶。对于婴幼儿患者,粗大的橡胶管置入胸腔时损伤较大,而且由于患儿不易合作,造成操作和固定困难。另外,患儿在拍背、吸痰治疗或检查时需要翻身或搬动,胸腔引流管和水封瓶也造成了许多不便。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自1997年6月~1999年3月,应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19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的胸腔积液,效果良好。
材料和方法
一、病例资料: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9例,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接受心脏手术后,先后出现右侧、左侧或双侧胸腔中量至大量积液(病种及手术类型见表1)。经体检、胸片或B超等检查证实,考虑予胸腔内置管引流。全组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7月~3岁,体重7.5~16 kg。
表1 19例先天性心脏病病种及其手术类型
病种 手术类型 例数 法乐氏四联症 法四根治术 16 大血管转位 Fontan手术 1 右室双出口合并重 度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 环缩术 1 肺动脉瓣狭窄 右室流出道跨瓣 环补片扩大 1
二、材料: 1.英国Ohmeda公司SecalonSeldy牌一次性中心静脉插管套件,包括:中心静脉管,规格为16 G/1.6 mm×420 mm,具有管路开关;穿刺针,规格为16 G/1.7 mm×60 mm;导丝1.0 mm×650 mm。 2.负压吸引袋,为广东省电白县卫生器械厂生产的医用负压引流器FY-1型,常使用于胃肠减压。经测试,压缩后的吸引袋可产生的负压为15~20 cm H2O。 三、方法: 患儿予药物镇静,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巾,取腋后线第6、7肋间为进针点,普鲁卡因局部麻醉,中心静脉穿刺套针从进针点进入胸腔,导丝从套针进入胸腔,控制方向偏向同侧肋膈角。拔出套针后,中心静脉管经导丝引入胸腔。拔除导丝,试用注射器从中心静脉插管抽取胸腔积液。如果引流通畅,可以用丝线多重打结环绕把管固定。中心静脉开口端用静脉延长管连接负压吸引袋。负压吸引袋可以系在身上,必要时可暂时关闭中心静脉管道,取走负压吸引袋,使术后检查和活动基本不受影响。平时引流管维护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每晚予淡肝素(1∶0.05)通管。经胸片证实积液完全或基本消失,每日引流总量小于20 mL时,拔除引流管,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穿刺引流口。 结果
全组19例心脏直视手术后胸腔积液患儿,中心静脉插管引流留置时间为3~21天,积液引流量120~850 mL,经胸透或胸片复查,积液完全或基本消失,症状改善。均治愈出院。无胸腔穿刺并发症。住院时间为9~45天,平均18天。
讨论
胸腔积液是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复杂畸形矫治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多为右心房压力增高[1],积液渗出液为主[2,3],并且容易反复产生。与术后心包腔内出血不同,胸腔积液不易凝结,即使是纤细的中心静脉穿刺管也能进行较长时间通畅的引流。 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胸腔积液,应用中心静脉管接负压引流袋引流,能避免传统胸腔置管引流的较大创伤;对于大心脏或膈肌抬高的患儿,可在较高的肋间(第3、4肋间)进针置管,避免心脏、肝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在积液排出时,由于胸腔内无穿刺针,避免了患儿咳嗽时针尖刺破肺泡而引起气胸;这个方法避免了患儿术后长时间卧床,能使患儿早日坐起或走动,方便了治疗和检查。 总之,应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的胸腔积液,操作简单安全,引流效果确切,值得介绍推广。
作者单位:510080 广州市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
参考文献
1 Vayn[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5 下一个医学论文: 温血诱导停搏加末次温血灌注心肌保护在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附50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