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乙型肝炎肝内细胞间粘附分子 |
|
外事故死亡者,血清HBsAg、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BV DNA、HCV RNA均阴性,常规病理检查显示均为正常肝 组织。 二、试剂 两条寡核苷酸(ODN)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合成,其中一条ODN1序列为5′-GG GACCCATAGC GAGGCTGAGGTTGCAA-3′,与ICAM-1 mRNA 5′末端翻译起始位点序列(nt63~81)互补,另 一条ODN2序列与ODN1互补;ODN3′末端地高辛(DIG)标记试剂盒,碱性磷酸标记的抗地 高辛抗体(抗-DIG-AP)和NBT/BCIP显色液由德国宝灵曼公司提供;杂交液含50%去离子甲酰 胺、5×SSC、5×Denhardt s液、0.25%SDS、100 μg/ml变性鲑精DNA和10%硫酸葡聚糖。 三、方法 (一) 标本保存及切片制备 每例肝组织分成2份,1份用10%甲醛溶液固定制成石蜡切片作常 规病理检查;另1份用去RNA酶的过碘酸盐-赖氨酸-多聚甲醛(PLP)溶液固定、去RNA酶的8. 5%蔗糖/PBS溶液漂洗后置液氮中保存,并制成5 μm厚的冰冻切片。 (二) 制备DIG标记的ICAM-1寡核苷酸探针 按试剂盒说明书提供的方法对ODN1 和ODN2进行3′末端标记,各获得100 pmol(1 400 ng)的探针,其中DIG标记的ODN 1为检测ICAM-1 mRNA的探针。 (三) 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ICAM mRNA 为避免肝组织的mRNA被降解,实验过程中的全部试剂 均用去RNA酶的DEPC水配制,全部器材均经去RNA酶处理。按照《非放射性杂交技术》介绍的 方法,稍加修改后进行,主要步骤如下:(1) 肝组织冰冻切片自然风干后,4%多聚甲醛/PBS 溶液固定15 min,蛋白酶K(5 μg/ml)消化15 min,0.1 mol甘氨酸/PBS处理5 min,4%多聚 甲醛/PBS溶液固定10 min,PBS溶液漂洗5 min×3次,2×SSC溶液漂洗15 min;(2) 将杂交液 在100°C加温10 min,将制备的探针用杂交液稀释20倍,将含有ICAM-1探针的杂交液 滴加 在切片上,放入湿盒37°C杂交24 h;(3) 系列SSC溶液漂洗;(4) 用封闭试剂封闭后加 入抗 -DIG-AP,4°C 16 h;(5) 用1号(100 min Tris-HCl, pH 7.5, 150 mol NaCl)和3号(100 mol Tris-HCl, pH 9.5, 100 mol NaCl, 50 mmol MgCl2) DIG缓冲液漂洗后加NBT/BCIP 溶 液显色,光镜下见紫色颗粒为阳性,肝细胞ICAM-1 mRNA表达强度分级参照Chu等提出 的标 准:肝细胞不着色为-,肝细胞着色<10%为+,10%~50%为++,>50%为+++。对照设置:不 加探针为阴性对照,加DIG标记的ODN2为特异对照。避免ICAM-1探针与ICAM-1基因组DNA 杂交出 现假阳性结果,实验中未对组织切片进行高温变性处理。 四、统计学方法 用秩和检验。
结 果
一、ICAM-1 mRNA表达 正常人和AsC肝组织内,肝窦内皮,枯否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有少量ICAM-1 mRNA表达,肝 细胞无ICAM-1 mRNA表达。在慢性和重型乙型肝炎,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ICAM-1 mRNA表达 ,且肝窦内皮、血管内皮细胞ICAM-1 mRNA表达增强。阳性表达位于胞浆中,少数伴有核着 色。在慢性乙型肝炎,ICAM-1 mRNA阳性肝细胞多呈散在分布;在重型乙型肝炎,肝细 胞呈大片状坏死或桥形坏死,残存肝细胞和再生肝细胞大量表达ICAM-1 mRNA。 二、肝细胞ICAM-1 mRNA表达水平 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ICAM-1 mRNA表达显著强于慢性肝炎、AsC和正常人,P<0.01(表1) 。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子宫内传播中乙型肝炎病毒部分S区基因的变异 下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1 2型因子的表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