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而MA阴性者中,合并冠心病者为5%,左室肥厚14%,中风4%,外周血管疾病5%(P<0.001)。伴心血管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的尿白蛋白分泌率与无并发症者相比要高得多(P<0.001)。 3.3 MA与代谢综合征 MA是代谢综合征的特征之一,而胰岛素抵抗(IR)是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IR不仅表现为肌肉、肝、脂肪细胞对糖摄取、利用下降,引起血糖升高,同时也引起血脂紊乱、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10]。有横断面研究[11]表明:伴有MA的高血压患者与尿白蛋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血压增高、血压昼夜波动的生理节律改变伴有明显的生化改变[如:TG、TCHO、LP(a),VLDL、UA、Cr升高及HDL-C降低],而这些改变也是胰岛素抵抗的表现。Mykkanen等[12]证实伴MA的非糖尿病人群胰岛素敏感较低,空腹胰岛素水平较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胰岛素敏感性随着MA发生率的降低而升高。
4 MA临床意义
4.1 MA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及死亡的预测因子 1988年Yudkin等[13]研究表明,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增加了冠心病的死亡率(研究中微量白蛋白尿定量为标准定量)。Borch等经过10年(1983~1993)对2085例无冠心病、肾脏疾病、尿路感染及糖尿病的患者的前瞻性研究[14]中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超体重的男性,升高的血压,血脂的异常,吸烟,年龄等),与急性心肌梗死,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相关。Spyridon等[15]对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3年前瞻性研究,研究终点为心血管原因死亡或再次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研究发现,微量白蛋白尿是3年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的强预测因子。在一项以社区为基础、非高血压、非糖尿病的中年个体样本研究中[16],受试者共1 568例,是Framingham研究参与者的后代(平均年龄55岁,其中58%是女性),结果显示:低水平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低于当前微量白蛋白尿的阈值)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2 MA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 HOPE(Heart Outcomes Prevention Evaluation Tria1)实验[17]入选9 000多例患者,其中3 000多例患者有糖尿病且合并1项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吸烟、微量白蛋白尿)存在,实验的首要终点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下降,结果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独立于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PREVEND(Prevention of Renal and Vascular End Stage Disease)实验[3]研究对象为40 548例居住在Groningen的居民,年龄在28~45岁,经历18年,其中非高血压、非糖尿病的患者5 214例、研究发现,在普通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同时本实验发现部分患者其尿蛋白水平并没达到30 mg/d,但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仍然高于尿蛋白低于10 mg/d的患者。
4.3 MA是靶器官损害的标志物 研究表明[6]:微量白蛋白尿是预示2型糖尿病病人肾病的一个有用指标,用微量白蛋白尿监测肾功能有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进行治疗干预。LIFE研究结果表明[18],尿白蛋白水平的升高与左室肥厚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相关,并且独立于年龄、糖尿病、吸烟、种族及收缩压等。Mykkanen等研究报道,在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的糖尿病及非糖尿病病人,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研究表明微量白蛋白尿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19]。Furtur等[20]应用血管超声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和股动脉粥样硬化性变以及与MA的关系,发现MA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及斑块数量均呈正相关关系。Yuyun等[21]针对普通人群进行的一项涉及23 630人,长达7.2年的大规模前瞻性调查显示,MA可以使普通人群的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50%,尤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更大。
5 MA的治疗
5.1 基本措施 微量白蛋白尿者应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