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枕骨大孔拥挤症状及幕下结构MRI测量值相关分析

kind of cervical vertebra sickness symptoms and the latter group cranial nerve symptoms,so we suggest calling this group of symptom the debouch of inferior foramen occipital crowding syndrome.

    [Key words]  inferior foramen occipital;cervical syndrome;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hiari abnormal

    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中常见一些患者具有后组颅神经受累或类似颈椎病表现的症状,而常规头颅MRI和颈椎X线检查未能发现明显异常;但笔者发现症状组患者有枕骨大孔处脑组织拥挤现象。进一步采用MRI方法对有这种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症状组患者存在后颅腔形态学改变和幕下脑组织的解剖学改变。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2~2005年来门诊就诊的患者,选择具有后组颅神经症状和类似颈椎病症状,但头颅MR和颈椎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的头颅MR资料19例(以下简称有症状组);同期收集年龄、性别相匹配但没有后组颅神经症状和类颈椎病症状就诊者19例的头颅MR资料作为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排除颅内高压、颅内感染、枕大神经痛、颅内及椎管内占位、环枕畸形、扁平颅底、Chiari畸形和颈椎病等。

    症状组男11例,女8例,年龄35~78岁,平均(54.89±13.29)岁,病史3个月~4年。对照组男12例,女7例,年龄38~77岁,平均(55.11±9.55)岁。两组头颅MRI典型代表分别见图1、图2。

    1.2  症状标准  后组脑神经症状和类颈椎病症状包括枕颈部疼痛和压迫感、头昏、耳鸣、背及肩胛痛、双手麻木、双下肢乏力。体检:单侧或双侧Hoffmann征(+)、单侧或双侧Chaddock征(+)。

    症状组患者临床表现枕颈部疼痛和压迫感16例、头昏12例、双耳鸣6例、背及肩胛痛9例、双手麻木12例、双下肢乏力13例。体检:单侧Hoffmann(+)6例、双侧Hoffmann(+)9例、单侧Chaddock(+)4例,双侧Chaddock(+)4例。

    1.3  MRI测量方法  参照郑晓凤、王振福等[1,2]的方法对后颅腔骨性结构和幕下神经结构进行测量。见图3~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SPS 11.3 for Windows软件包处理获得数据,统计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症状组及对照组后颅腔骨性结构和幕下神经结构测量结果及对比分析见表1~4。 表1  后颅腔角度测量值两组对照 统计结果显示症状组和对照组后颅腔形态及后脑大小及相对关系有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症状组后颅腔形态较为扁平,具体表现为颅底角大于对照组、后颅深小于对照组;(2)症状组小脑轴长大于对照组;(3)症状组小脑扁桃体下缘平均值在枕大孔水平以下,而对照组则在枕大孔水平以上;(4)症状组后脑体积大于对照组,后腔体积小于对照组;后脑体积与后颅腔体积比值大于对照组。表2  后颅腔测量值两组对照表3  幕下神经结构测量值两组对照 表4  幕下颅脑比值两组对照  注:后脑体积=后脑宽×后脑长,后颅腔体积=后颅宽×后颅长

    3  讨论

    Chiari畸形和环枕畸形是已知的畸形病变,但临床上有一部分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