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例(0.9%)于术后5天出现持续胸痛,心电图示相关导联ST段抬高,急诊冠脉造影证实为原裸支架内血栓形成,因泵衰竭抢救无效死亡。非高龄组有1例(0.8%)于术后48 h出现持续胸痛,心电图示相关导联ST段抬高,急诊冠脉造影证实为原裸支架内血栓形成,置入药物支架后病情稳定。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出血并发症及血栓形成见表2。表2 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出血并发症及血栓。 3 讨论
血栓栓塞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并发症,导致致残致命后果的重要环节。无论是抗血小板治疗还是抗凝治疗,都已成为冠状动脉疾病防治的基石。抗栓治疗的重点之一是PCI围术期的辅助治疗。低分子量肝素(依诺肝素钠)主要作用于血浆活化的第Ⅹ因子,使其灭活,作用强度是普通肝素的2~4倍,由于阻断活化的第Ⅹ因子较阻断凝血酶在抗血栓方面更有效,故更推荐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替代普通肝素,而且在无需监测和操作方便等方面具有优势。其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抗栓效果,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证实。但高龄患者对联合抗栓治疗方案是否适用仍是有争议的问题。国外许多研究认为,高龄患者抗血栓治疗未发现较高的出血并发症,尤其是颅内出血发生率未明显增加[1]。本研究中高龄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及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的抗栓治疗安全有效,在预防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增加出血性并发症方面与非高龄组无明显差别,但高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多,左心功能减退多,这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2]。故其出血性并发症及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可能危及生命,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Malhi H,Atac B,Daly AK,et al.Warfarin and celecoxib interaction in the setting of cytochrome P450(CYP2C9)polymorphism with bleeding complication.Postgrad Med J,2004,80:107-109.
2 沈节艳,何奔,刘建平,等.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5,13(6):367-370.
(编辑:宋 青)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