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酰甲胆碱浓度 FEV1 预计值与CVA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
1.1.3.1 未按规定服药者 1.1.3.2 随访过程中联系中断者 1.2 方法1.2.1 基础肺功能+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 对CVA可疑患者进行基础肺功能+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采用国内先进的肺功能机(德国,JAEGER MasterScreen Body),由同一专职技术人员操作,详细记录乙酰甲胆碱浓度及肺功能有关数据,作为原始资料。1.2.2 对符合病例标准的155例CVA患者,治疗上统一规范处理如下[3,4]stepl:给予0.9%N.S 500ml+甲强龙40mg+氨茶碱0.25g静脉滴注q.d;连续3~5天。 step2:病情平稳后继续用必可酮、喘乐宁气雾剂各6喷/24h,用至症状消失后不少于二周。 定期通过人员走访、门诊就诊、电话随访等方式追踪观察2a病情变化及预后,在观察期结束时再次进行基础肺功能+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1.2.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并进行核对,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的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AKX-]±S”进行统计描述,各组间的均衡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或相对数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采用Ridit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2 结果 155例CVA患者2a后接受了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复查,109例为阳性,占70.32%,年龄从16~79岁,平均年龄(40±7.2)岁。其中25例是2a来病情稳定,无咳嗽发作者(占22.94%)。在155例患者中第一次基础肺功能正常者45例,110例有气道阻塞性病变。45例基础肺功能正常者,2a后复查有15例出现气道轻度阻塞性。110例有气道阻塞性病变者,2a后复查有5例转为正常。其余前后对比无明显好转及加重。共有20例转为典型哮喘(占12.94%),其中女性17例(占85%)。2.1 乙酰甲胆碱浓度与CVA预后的相关性 通过持续2a观察,以咳嗽症状明显发作,需用气雾剂才能缓解做为发作评判标难。将病情程度分为3个层次:初次治疗后2a未再发作者(未发);每年发作3次及以下者(偶发);每年发作大于3次以上者(频发)。见表1。 表1 初次乙酰甲胆碱浓度与CVA患者2a预后的相关性分析([AKX-]±S,mg/ml)病情程度 乙酰甲胆碱浓度(mg/ml)初次 2a后未发者(n=53) 2.8±0.34* 2.6±0.23*偶发者(n=76) 1.4±0.23▲ 1.24±0.16▲频发者(n=26) 0.8±0.19▲* 0.5±0.09▲*[BG)] ▲:与未发组比较P<0.01;*:与偶发组比较P<0.01;:2年前后比较P<0.05。由表1可知:CVA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与乙酰甲胆碱的浓度密切相关,在气道激发试验阳性的前提下,乙酰甲胆碱浓度与气道反应性呈负相关(P<0.01),其浓度越低,所相对应的气道反应性越高,其预后越差。2.2 FEV1预计值与CVA预后的关系 本研究155例CVA患者中有138例(占89.03%)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其中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66例(占42.58%);通气储备功能降36例(占23.23%);大气道阻塞性病变5例(占3.23%);中、小气道阻塞性病变28例(占18.06%);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2列(占1.29%)。 表2 155例CVA患者2a预后与FEV1/预计值的关系(X±s,%)病情程度 FEV1/预计值(%)初次 2a后未发者(n=53) 93±15.34* 91±17.04*偶发者(n=76) 85±21.54▲ 82±19.46▲频发者(n=26) 79±18.31▲* 75±20.06▲★ ▲:与未发组比较P<0.05;*:与偶发组比较P<0.05;:2年前后比较P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消化性溃疡263例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3 端多态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
|
|
|
|
|